艳阳高照的夏天,总让人想吃冰消暑,但又担心造成身体不适。其实吃冰并非十恶不赦,也不需绝对忌口,只要选对时机、种类,吃对方法,吃冰也能不伤身。
吃冰并非一点好处都没有,在某些情况下,吃冰能补充热量及水分,碰上咽喉炎、口腔黏膜破损疼痛、吞咽困难时,少量吃一些冰淇淋、奶昔等冰凉食物可缓解口腔不适,补充身体能量。
而实热体质的人吃点冰品反而可以「以洩为补」,实热体质的人由于身体健壮、火气旺盛,冰可以降低过旺的阳气,以凉补甚至寒补的方式达到阴阳平衡。不过,实热体质的人毕竟是少数,从中医观点,冰品属于「寒湿之物」,寒会伤气,影响五脏六腑运行,使代谢机能下降,所以如果真的很想吃冰,必须有技巧的吃,才能消暑又健康。综合专家意见,提供一些聪明吃冰的技巧,享受吃冰之乐无负担。
1)中午是最佳时机
「真的要吃冰,就选阳气最盛的时刻!」几乎所有受访的中医师都这麽说。中午时段不仅是一天中阳气最盛,也是人体阳气最旺、较容易中暑的时间,因此正午到下午3点是吃冰最适当的时机。
2)饭后1小时再吃
清凉冰品一下肚,首当其冲的就是消化系统,所以空腹时不宜吃冰,也不适合边吃饭边喝冷饮,应该在吃饱饭后,至少相隔1小时再吃冰,避免短时间内一冷一热刺激肠胃。澄观中医诊所医师张文馨说,就像一早起来,都要先喝些热水或吃热食唤醒身体的阳气和动能,在饥饿或是身体状况不好时,同样需先有热能协助身体运转,这样吃冰才不会损伤体内的气。
3)细细品尝、慢慢吞
吃饭要细嚼慢咽,才能帮助消化,吃冰当然也不宜狼吞虎咽。冰品入口后,可先含在嘴巴前端,等冰溶化、接近体温再慢慢吞下,以免太刺激咽喉、呼吸道。慢慢吃冰能减缓低温对身体的刺激。陈朝宗解释,如果吃冰速度过快,或者短时间内猛灌冰水,都会刺激交感神经,让血管快速收缩诱发头痛,就是所谓的「冻冻脑」、「冰淇淋头痛」。
另外,如果是只能低温食用的食品,例如优格、优酪乳等,张文馨建议,可以先退冰15~20分钟再吃,让食品养分不致流失,也不会让食品太冰冷就直接下肚。如果是有配料的冰品,建议先吃配料再吃冰,如此能让冰融化一些,也让身体循序渐进的适应冰品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