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疾病
文章列表
更新于2015-04-22 19:30:00
专家说,80%的过早心脏病发作和中风是可以预防的,健康饮食、常锻炼身体和远离烟草是成功的关键。这三项简单措施将不仅显著减少心脏病发作或中风的机会,而且将有助于预防大多数2型糖尿病和慢性呼吸道疾病以及某...详情>>
更新于2015-04-22 18:30:00
都说“偏方治大病”,伴随着网络的普及,治疗各种慢性病的偏方层出不穷,有传言用小苏打水泡脚能有效降压,连续三天就有显著的效果,甚至完全根治。但是网上这些偏方真的有那么可靠吗?有何依据呢?详情>>
更新于2015-04-22 17:30:00
“快体检了,有没有办法能把血压立马降下来的?”在体检季,办公室的同事间常交流这样的问题。此时会有人说:“我建议你喝醋,我就试过,真有效果。”。这个方法管用吗?可取吗?详情>>
更新于2015-04-22 16:30:00
我国是一个高血压患病大国,高血压发病率高,且呈现持续增长。但公众对疾病的知晓率、控制率、治疗率并没有大幅度的提高。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高血压控制,已成为当务之急。专家介绍,血压管理从清晨开始。详情>>
更新于2015-04-22 15:30:00
维生素是保持人体健康的重要活性物质,由于这种物质不能在体内合成或合成量较少,所以人们常常会主动通过药物来摄取。但一项最新研究表明,维生素的摄入也不是多多益善,摄入过多还会增加患癌症和心脏病的风险!详情>>
更新于2015-04-22 14:30:00
慢性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肌梗死、心肌病、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炎症等任何原因引起的心肌损伤,造成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大多数患者有心脏病病史。那么,该如何如何预防慢性心力衰竭呢?详情>>
更新于2015-04-22 13:30:00
在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里,周瑜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并最终吐血而亡的故事家喻户晓。人真的能被气死吗?科学研究显示,人确实会被气死,据说,心脏的大敌是愤怒。详情>>
更新于2015-04-22 12:30:00
一个人是否长寿有多种说法,常听到的有长眉毛、高前额、大耳垂还有手掌生命线,这些出自面相和命理的征象缺乏科学性,不可全信;另一些说法有些生理学依据,但缺乏普遍性,如瘦小、能睡、无寿斑、六十岁前无疾患...详情>>
更新于2015-04-22 11:30:00
胎心率是判断胎儿存活的依据。正常的胎心率在120次/分-160次/分之间,若胎心率持续10分钟以上都表示胎儿宫内缺氧,应及时治疗。那么,准妈妈什么时候可以监测胎心率呢?详情>>
更新于2015-04-22 10:30:00
黄女士来到妇幼保健院进行正常产检,殊不知,B超显示胎心缓慢,询问了产科医生后,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马上手术进行剖腹产。幸运的是,发现得及时,医生与“死神赛跑”, 历时7分钟抢救,换来母子平安。详情>>
更新于2015-04-22 09:30:00
近年来,科学家研究发现,高血脂是引起中老年人耳聋的一个重要病因。专家提醒,高血脂对听力的影响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所以,中老年人们要警惕高血脂“偷走”你的听力。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