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15 00:15:00
一年之计在于春,辞去冬天的寒冷,我们要逐步适应春天的早晚凉爽,还要从饮食方面调养,春季是病菌和细菌容易滋生的季节,要特别当心身体,通过饮食调理可以防病和治病。
春季,人体阳气逐渐生发,肝气旺而会影响到脾,易出现脾胃虚弱症,以平补、清补为主,多吃酸味食物,宜选辛、甘之品,忌酸涩,忌油腻、生冷及刺激性食物。春季是蔬菜的淡季,野菜、山菜、海洋蔬菜多食,以补充一般蔬菜的不足。在安排春季膳食或进补时,应按气候变化分三个阶段。早春时节,气温仍较寒冷,营养构成应以高热量为主,多食谷类制品,除选用黄豆、芝麻、花生、核桃等外,还应补充优质蛋白质食品,鸡蛋、鱼、虾、牛肉、鸡肉、兔肉和豆制品。由寒转暖,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开始繁殖,易侵体致病,在膳食上应多食维生素和无机盐丰富的食物,如小白菜、油菜、西红柿、胡萝卜、苋菜、卷心菜、菜花、柑橘、柠檬、芝麻等。进入温热时期,易引发多种疾病,如老年人因慢性病而体形瘦弱。酸眩晕,脸色萎黄,精神萎靡,反复感冒、哮喘等,应采用平补饮食,多吃荞麦、薏仁、豆浆、赤豆、橘子、苹果、核桃等。
老年如有阴虚内热者,采用清补,如梨、莲藕、荠菜、百合、甲鱼等,这类食性偏凉,有清热消火之功效。病中或病后恢复期的老年人的进补,多选用大米粥、薏米粥、赤豆粥、莲子粥、青菜泥等,这类特点:清凉、素净、味鲜可口、易消化;切忌太甜、油炸、油腻、生冷及不易消化食品,以免损伤肠胃功能。老年慢性气管炎,易在春季发作,多食橘子、梨、莲子、百合、大枣、核桃、蜂蜜等,这类特点:祛痰、健脾、补肾、养肺;同时禁忌辣椒、胡椒、葱、蒜以及鱼类、肉类食品,过甜、过咸食品也要少吃。
春天易使人血压升高,出现头痛、头晕、失眠等症,除应多食柠檬、梨、绿豆外,每天吃香蕉 250~500 克;或用香蕉皮 100 克,水煎代茶频频饮之。还可用芹菜 500 克水煎,加白糖适量,代茶饮;或用芹菜 250 克,红枣 1 0 枚,水煎代茶饮;或将花生米浸泡醋中 5 日后,每日晨空腹吃 1 0 粒。
冬春交接时,人特别容易生病,容易感冒发烧等,要通过饮食好好保养自己的身体,更多和养生有关的饮食,编辑推荐:饮食如何分配营养才健康?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