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失眠血压高?催眠可降血压

 

提起催眠药,许多人心存恐惧,或害怕服药后会产生依赖,或害怕药物不良反应大,担心长期服用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但是专家认为,这种认识过于片面。

 

专家解释道:“催眠药发展到现在,已经包括很多种类。人们恐惧的往往是第一代催眠药——苯二氮类催眠药物,俗称安定类催眠药。服用安定类药物确实容易产生依赖,停药后失眠易反弹,所以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才能慢慢减量,减少次数。部分人长期服后可能出现记忆力下降、肌肉松弛、醒后手脚无力等症状。”

 

不过,潘集阳指出,很多人服药后第二天感觉昏昏沉沉,实际上是服药时间不当造成的。

 

“安定类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半衰期大多超过6小时,多为十几小时。正确的服药方法应是晚上11点睡觉,并于睡前15分钟服药,然后在第二天的五六点钟醒来。但很多失眠患者熬到凌晨一两点睡不着时才吃药,结果第二天早上起来药效没过,就感觉昏昏沉沉。”

 

据介绍,新一代催眠药是非苯二氮类催眠药物,俗称非安定类催眠药,如唑吡坦、右佐匹克隆,具有起效快、半衰期短、耐药性少、反弹性低的优点。

 

专家认为,高血压病患者服用非安定类催眠药更合适。

 

根据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高血压病患者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其中一类患者血压的升高有昼高夜低的规律,即血压的昼夜变异率【(白天血压均值-夜间均值)/白天均值】大于10%,称为杓型高血压,而另一类患者昼夜变化规律消失,变异率小于10%,即称为非杓型高血压。相对来说,非杓型高血压病患者的心脑血管病发生率、病死率和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更为明显。临床上,高血压病伴有焦虑抑郁、失眠的患者对血压升高的耐受性差,以非杓型高血压居多。

 

专家曾在50多位睡眠差的高血压病患者中进行过一项对比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使用非安定类药物唑吡坦治疗的患者,其30天后睡眠质量均能得到显著改善,与服用安定类药物的患者相比,更多的非杓型高血压患者转换到杓型。这说明,唑吡坦对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的失眠治疗更有优势。相关文章链接:清晨血压高危害最大 但却最易被忽视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血压 家庭医生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