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保健常识:运动量别太大了

 

已从国企退休的郭先生患有前列腺癌五六年了。听说运动对治疗癌症有帮助,他最近每天早晨和傍晚都要锻炼1个小时,家里各种运动仪器有近10种。这几天,老郭总觉得疲乏无力,除了有感冒、发烧的症状外,还觉得胸闷、想吐。他到医院复查,才知道其原因是运动量过大,免疫力反倒是下降了。

 

防癌运动理论不是万能的

 

不少患者在确诊患了肿瘤后,想通过运动来提高免疫力。但肿瘤患者应在全面检查身体之后,根据个人生活方式、身高体重、年龄、日常消耗、个人体质等,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以及运动强度。许多癌症患者会有数月,甚至长年挥之不去的疲劳感。如果进行快走或骑车等有氧运动,能够消除这种疲劳感。但是,锻炼身体时必须掌握好运动量,既要充分运动,又不能让身体缺氧。

 

运动时别让心率超过150次

 

肿癌患者锻炼到自我感觉舒服时就应停止运动,不可因感觉良好而运动量过大。如何判断超负荷运动呢?首先是自我感觉。如果运动时出现轻度呼吸急促,感到心跳加快、身体出汗,运动过后全身有轻松的感觉,这表明运动适量;如果运动时感到呼吸困难、头晕目眩、大汗淋漓、心跳加快,运动过后全身沉重,不想再动,就要警惕是否运动过度了。其次是心率。运动使心率增快才能收到锻炼效果,但运动过程中一般要保持心率在每分钟150次以内。超过这个心率,机体各脏器就会缺氧,锻炼反而变得有害无益。

 

根据病情选择运动

 

目前很多防癌运动为了便于操作,都会标注时间。其实这个时间只是参考数值,应根据自身情况灵活调整。比如,肿癌患者每天运动半个小时有利于健康,这个半小时是个大概的时间概念。每个人的身体状况、运动强度等不可能完全一样,相应的运动时间也没必要一定是半个小时,只要取得锻炼的效果就可以了。肿瘤患者术后运动还能避免其长期卧床造成的肌肉萎缩、关节强直或组织器官功能退化。

 

不同类型的肿瘤患者应当选择不同的锻炼方式,运动频率也大不相同。像肺癌患者可以通过吹气球或做腹式呼吸,来恢复或增强肺功能。骨癌患者往往做过截肢手术,术后锻炼应以恢复运动功能为主要目的。相关文章链接:运动为什么能预防癌症呢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运动 癌症治疗 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