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筛查结果需理性看待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近期发表的报告提出,癌症筛查过程中,检测到的病变未必都是需要立即切除的恶性肿瘤,过度诊断会引发患者的心理恐慌,从而导致过度治疗,甚至会让患者出现一些心理疾病。

 

其实,不同癌症的自然病程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上海八五医院精确放疗中心主任董昭指出,自然病程是指患者不经过治疗自然生存的时间。比如肝癌、胰腺癌的自然病程一般不到一年,而甲状腺癌、前列腺癌的自然病程通常在十年以上,甚至有些人直到去世也没有发现自己患有癌症,因为其生前没有明显表现。如果把可逆的细胞增生当作癌症早期,或者把良性肿瘤当做恶性肿瘤来对待,就会导致过度治疗。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可能会成为癌症患者的真正“杀手”。

 

英国皇家放射学院常务理事、上海百瑞肿瘤中心首席医务官布伦纳博士认为,癌症的筛查确实有助于癌症的及时发现,但有时候也可能成为一把双刃剑。对于检查中发现的癌前病变或良性肿瘤,不少病人容易产生过度恐慌的心理,从而抱有“见瘤就切”的心态。

 

专家认为,对于癌症筛查的结果应抱有科学理性的态度。以常见的肿瘤标记物检查为例,不少健康人的肿瘤标记物数值也存在超标的情况,服用药物、过敏等情况都有可能造成数值偏高。如果对于这类检查过于敏感,很容易造成过度诊断和治疗。

 

在体检单上看到某项数值比较高后,要是我们一直纠结着,认为自己已经患上了癌症,会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所以癌症筛查结果需理性看待。相关文章链接:恐癌适度是好事,但“恐癌”过度也会“致癌”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恐癌 防癌体检 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