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癌适度是好事,但“恐癌”过度也会“致癌”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因为癌症而离开人世,一部分人对癌症的发生产生了强烈的恐惧心理,觉得自己就已经患上了癌症,即我们今天常说的“恐癌”。专家介绍,恐癌”过度也会“致癌”。

 

半个月来,汉口竹叶山一小区内居民每到深夜,就会被一阵阵少女凄惨的哭泣声从睡梦中惊醒,让街坊听着心惊肉跳。经调查得知是一名23岁女孩因焦虑成疾患上“恐癌症”。

 

家住竹叶山的宛凝(化名)今年23岁,性格内向,大学毕业后刚参加工作一年。半个月前,公司里的一个不到30岁的女同事被查出了晚期乳腺癌,这可把宛凝吓坏了,从此心神不宁,饭也吃不下,身上只要有一点不舒服就会觉得自己得了乳腺癌。对乳腺癌强烈的恐惧让她常在深夜痛哭,接下来的半个月里,邻居们夜夜都会被她的哭泣吵醒。

 

前日,父母带宛凝来到了武汉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经屏主任医师刚要询问宛凝,没想到她却激动地说:“快给我开乳腺的检查,我怕是得了乳腺癌。”说完又伤心地哭了起来。经主任只好先给她开了相关检查项目,检查结果显示宛凝的乳腺很健康,但她仍旧十分担心焦躁。听完了宛凝的叙述,经屏主任判断她的失眠哭泣很有可能是焦虑和抑郁所引起。宛凝在HAD量表测试仪前做了14道测试题,结果显示为严重的抑郁和焦虑,越积越多的焦虑情绪导致了严重的睡眠障碍。

 

经过心理疏导和药物治疗,目前宛凝正渐渐走出情绪阴霾。恐癌心理是一种普遍存在,盲目惧怕、担心、怀疑自己患癌症的心理,通常是由于受自己的亲人或身边的同事邻居朋友死于癌症的刺激造成,或受苏丹红、毒奶粉、地沟油、PM2.5、毒胶囊等等事件报道的影响,好像生活在到处是致癌物质的世界中,每天都受到癌症的威胁,从而产生的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适度恐癌是好事,能唤起人们对癌症的警惕,激起征服癌症的决心,自觉抵制“致癌因素”。但俗话说,物极必反,任何事物都要有个度,这种心理过头了就是心理疾病——恐癌症、疑病症。恐癌症、疑病症是过分恐惧自己会患癌症,并四处求医,经医学检查的阴性结果也无法消除其疑虑。这种心理导致心绪不宁、坐立不安、吃不香、睡不着等躯体症状,又会影响工作和学习,社会功能受损,从而导致神经内分泌活动紊乱、器官功能活动失调,并使机体的免疫能力降低,免疫监视功能减弱,进而影响免疫系统识别和消灭癌细胞的作用,易导致癌细胞转化和突变。有报道说,武汉的一位女编辑发现罹患癌症时对朋友说:“越怕越有鬼。”她母亲死于直肠癌,总是怕自己也被癌纠缠,结果真的罹患直肠癌。

 

这种情况,归根到底还是对癌症的不了解造成的,认为癌症是不治之症。其实,癌症并不那么可怕,没有必要在恐癌的紧张中度日。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约有1/3恶性肿瘤可以预防,1/3可以治愈,1/3可减轻痛苦和延长生命。一些物质诱发癌症的说法仅仅说明这种东西被证明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但并不造成必然的结果,也不意味着你对这些物质没有防御和修复能力。癌症是否遗传,医学上至今尚无定论。

 

据目前研究所知,家族中同患一种癌症,多是由于共同的不良生活习惯所造成,就拿胃癌来说,它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目前国际肿瘤研究机构把胃内幽门螺杆菌(Hp)列为一类致癌物质,全世界每年有60万人死于胃癌,其中1/3~2/3是由于胃内Hp感染所致。如果是因为不良生活习惯导致Hp感染,并进而导致家族中相互传染,致父子或母女同患胃癌,就容易造成胃癌遗传的假象。类似这种情况的还有肝癌(上辈患乙型肝炎,传染给下一代,最终均发展成肝癌)、肺癌(共同有吸烟嗜好或上辈有吸烟嗜好,吸烟或长期被动吸烟导致同患肺癌)等。相反,终日怀有患癌症的恐惧和担心,这本身就是一个致癌因素,正如一些心理学专家和医学专家发现“心理致癌”、“性格致癌”。

 

恐癌适度是好事,但“恐癌”过度也会“致癌”,面对癌症的来势汹汹,我们这样做才是上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做防癌体检,合理饮食,积极乐观,勤锻炼。相关文章链接:小病酿成癌:4个易拖成癌症的小毛病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恐癌 致癌 癌症信号 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