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心身观 和谐人生(二)


  二、健康的本质是人与自然、心与身、气与血的和谐
  中医对于心身健康问题具有独特的理解。《内经》有一段精彩的论述:“是故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藏不受邪矣;寒温和则六府化谷,风痹不作,经脉通利,肢节得安矣。此人之常平也。”
  原文中“人之常平”,即健康无病之人。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内经》提出一个“和”字,即“血和”、“卫气和”、“志意和”、“寒温和”。此“血和”、“卫气和”,可概括为血气运行和畅;“志意和”,可理解为精神活动正常;“寒温和”,意指机体能适应外界寒温环境。从中可领悟中医关于健康的标准有三条:一是人体机能活动正常,以血气运行和畅为标志;二是人的精神活动正常,即“志意和”;三是机体能适应外界的环境,即“寒温和”。概括地说,中医认为健康的本质是和谐,即人与自然和谐、心与身和谐、气与血和谐。此三条内容,联系近年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躯体无异常;心理活动正常;能适应外界环境。其与《内经》所述有异曲同工之妙,然而一个“和”字,充分凸现了中国数千年传统文化的积淀,而且其内涵更加深刻、丰富。
  和,即和谐。关于“和”的理念,可追溯到中国古代哲学中“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观点。中国哲学的功利观强调“中庸”、“致中和”、“和为贵”,“和”之所以可贵,贵在“和实生物”。“天非和不立,物非和不生”,“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从自然万物的生化,到为人处世之道,莫不以“和”为贵。这一思想渗透到医学中来,强调天人和、形神和、气血和、脏腑和等观点,简言之,健康就是一种和谐的状态。疾病则是上述关系的失和,“阴阳乖戾,疾病乃起”,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就是“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养生要求“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饮食要“谨和五味”,劳作要“形劳而不倦”,“动而中节”等等,莫不体现“和”的精神。医学的最终目的和意义,就是维护人体健康。】当匦氡3秩擞胱匀坏暮托常擞肷缁岬暮托常约叭颂逍纳怼⑵暮托常饩褪恰赌诰犯颐堑纳羁唐舻稀?/P>
  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医学家阿尔克迈翁认为:“健康就是一种和谐的状态,是一些成对的相反因素之间的平衡。而疾病只不过是和谐遭到破坏的表现,是一元素多于另一元素,或者一对元素多于另一对元素所致。”近有学者陶功定提出“大生态医学模式”,即把人类置于大生态系统中,认为人作为大生态系统中的子系统,必然要与其他系统发生关系,而这种关系是否和谐是判断健康与疾病的标志。他指出:“健康是人的身体和精神心理状态与生存环境的和谐适应”,“优化人类生存环境是医学最广义、也是最首要的任务”。这一观点实乃续《内经》之绪余,耐人寻味。
  三、当前心理问题原因剖析
  引起当前心理问题增加原因很多。首先,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和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有竞争必然有人成功有人失败,都可能使人们的心理压力不断增大。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生活方式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迅速发生着变化,每个人都在不同程度上感受着冲击和震撼。其中一些人在躁动、在焦虑,发财的欲望在迅速地膨胀,可他们对商海的风浪却缺少必要的心理准备,于是发财梦还未做完,人已经掉进了痛苦的深渊。
  其次,在现代社会,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和改善了,一部分人的精神生活未得到应有的充实,精神上的空虚也随之日益加重。曾经有一位作家写道:“最可怕的是样样都不缺的人。”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固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造成痛苦,但当人的欲望得到满足时往往又容易产生无聊和空虚。而大量的临床事实证明,长期的焦虑、痛苦和精神空虚都是导致心身疾病的主要原因。
  再者,心理卫生工作相对比较薄弱,无法满足广大群众的需要,人民群众中心理保健知识不够普及,也是造成心理问题增多的原因。人们知道环境卫生和食品卫生对于健康的重要性,却往往忽视精神(心理)卫生的重要性。不少人有了心理问题或者心理障碍,迫于传统习惯心理,羞于启齿,不愿意去医院找心理医师诊疗,以致积小病而变成大病,最终导致心身疾病。
  四、调养心身,和谐人生
  古往今来,健康长寿是人类美好的愿望。中医最早的经典《内经》就提出了“治未病”的概念,《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吴仪同志在去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特别引用了中医“上工治未病”,强调中医药预防为主的理念,对未来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协调阴阳,和谐天人关系
  人类健康根植于生态健康,生态健康就要求人们维护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这是古今人们追求的崇高目标。人类要获得健康必须做到两点:一是要求人们顺应自然,二是要求维护、优化生态环境。前者早在《内经》就提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顺四时而适寒暑”等等,旨在维护人与自然的阴阳协调。后者则是当前世界共同关注的热点。1992年,世界1575位科学家发表了一个《世界科学家对人类的警告》:“人类和自然正走上一条相互抵触的道路”。科学技术高度发达,虽然可以给人们造福,但对自然界过量的开发和破坏,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不仅破坏了自然界的和谐,而且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些已经严重地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在我国近年来把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其意义深远。
  其实,中医学中拥有丰富的整体生态医学思想内容,认识到人体的心身状态与生存环境的依存关系,主张把心身状态与生存环境的和谐适应作为养生的最高准则。《灵枢·本神》说:“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说明了中医学主张积极的健康观,强调把人的身体和精神心理状态与生存环境的和谐适应,作为养生追求的首要任务。
  2、形神兼养,调节心身关系
  形神是生命的基本要素,因此养生必须形神兼养,以协调心身关系为宗旨。养形,就是摄养人体的内脏、肢体、五官九窍及精气血津液等。方法是:调饮食、节劳逸、慎起居、适寒温、动筋骨等。养神,指调摄人的精神情志活动。方法是:御精神、收魂魄、和喜怒、调情志等。总的原则是“形宜动,神宜静”,静则恬淡无为,动则顺乎天然,乃为养生之道。另外,在养形和养神两者中,中医主张尤重养神。《灵枢·九针十二原》说:“粗守形,上守神”。唐代养生家王冰说:“太上养神,其次养形”。中医历来有“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的古训。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人生 和谐 心身观 -- 中医 养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