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贫血老人

 



 

 

  铁是一种微量营养素,是人体健康所必需的矿物质。如果缺乏将引起缺铁性贫血。在成年人会出现免疫功能下降,消化功能减弱和劳动生产能力下降。在幼儿时期会造成不可逆的脑发育的损伤。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居民贫血率为20.1%,而60岁以上的老年人贫血率高于全国平均数,高达29.1%,差不多每3个老人就有一位患有贫血,随着年龄增加,老年人患病率呈逐渐上升,贫血成为常见的营养缺乏病。从营养调查分析中看到我国居民膳食摄入的铁是每日 23.2毫克。从表面数字看,铁的摄入量达到或超过了适宜摄入量15-20毫克,可为什么还出现贫血呢?这主要问题存在我们膳食及老年生理改变上。我国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这些食物中含有较多植酸盐、草酸盐、磷酸盐,可与铁形成不溶性铁盐,而抑制铁的吸收。植物性食物铁的吸收率很低,如大豆为7%,小麦5%,莴笋 4%,玉米3%,大米仅为1%,其他如茶中鞣酸结合的铁及一些碱性食物中的铁,都不容易溶解,难以被吸收,如菠菜含铁很多,但因与草酸结合不易解离,可吸收利用率是很低。而动物性食物如动物血、内脏。瘦肉中的血红素铁含量高且吃后就可直接被人体吸收利用。如猪肝每100克含铁量为22.6毫克,猪血为 8.7毫克,鸭肝为50.1毫克,鸭血为39.6毫克。其吸收率可达11%-22%,显著高于植物性食物。



影响铁吸收的另一个因素是老年人某些慢性病如胃酸缺乏、萎缩性胃炎、慢性肠炎及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四环素、抗酸药物及一些锌、镁、铜等制剂等均影响铁的吸收和利用。



我国膳食结构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铁的利用率较低,如果再不注意膳食的合理搭配,提高铁的利用,就会出现摄入量很高,而体内缺铁和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也会出现居高不下的情况。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微量元素 老年人 补铁 营养 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