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31 16:24:09
铁(每日需要量15-20毫克)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缺乏时导致贫血,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细胞及机体的寿命缩短。
钴(每日需要量0.3-0.5毫克)维生素B12的主要成分,对血红蛋白的合成和红细胞的发育成熟起重要作用;缺乏时引起贫血。
铜(每日需要量1-2毫克)机体多种蛋白和酶的组成成分,参与造血和细胞合成,催化氧化还原的过程;缺乏时引起贫血、血脂异常、血管和骨骼脆性增加、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运动失常。
铬(每日需要量0.15-0.25毫克)与胰岛素的活性有关;缺乏时引起血糖异常、血脂增加、动脉硬化、神经系统症状。 碘(每日需要量0.1-0.3毫克)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缺乏时引起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低下。
老年人到医疗机构通过检查血、尿或头发等途径,了解自己是否缺乏必需微量元素。除了一些特定的低分布区(如低碘、低硒地区)外,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一般可从食物及饮水中得到补充。由于它们广泛地存在于多种食物中,老年人应当注意饮食多样化。如果已经出现较为明显的微量元素缺乏症,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相应的药物制剂。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药物制剂除锌、硒、碘、铁、铜等有单一制剂外,主要的多为复合制剂。茶叶和许多中药如人参、灵芝、黄芪、五味子、枸杞、冬虫夏草、龟板、鳖甲、何首乌等均含较为丰富的微量元素。
当然,人体摄取过量的必需微量元素也会引起生理功能紊乱,甚至导致中毒。例如过量的锌可引起胃肠道反应,严重者出现胃出血、胃溃疡。所以,补充必需微量元素并非多多益善,应当按照药品说明书或医嘱合理补充。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