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元素的生理意义和来源

 

铁(Fe)

  ①与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相结合,形成红血球,并存在于过氧化氢酶、细胞色素酶中,参与组织中氧气、二氧化碳的转运和交换过程;②参与过氧化物酶的组织呼吸过程,促进生物氧化还原反应的进行;③部分铁以储备形存在于转铁蛋白中。

  缺铁性贫血,引起感情和性格上变化,免疫功能下降,食欲减退,乏力、面色苍白、心悸、头晕。

  动物性食品为肝脏、肾脏、血液、肉类和鱼类等;植物性食物中为芦笋、木耳、豆类、油菜、菠菜、韭菜。

  我国规定:成年男性为12mg,成年女性为18mg,孕妇和乳母为28mg,婴儿及儿童为10mg,10~12岁儿童为12mg,青少年男性为15mg,女性为20mg,老年人为12mg.

  锌(Zn)

  ①是多功能元素,是人体中70多个不同种属的酶的组成成分;②是调节DNA聚合酶的必要组成部分;③对味觉及食欲起促进作用;④促进性器官正常发育和性机能的正常;⑤保护皮肤、骨骼和牙齿的正常;⑥维护免疫功能。

  食欲不振,儿童生长发育迟缓甚至停滞,皮肤改变,男孩性腺小,味觉减退,头发色素减少,指甲有白斑等。

  高蛋白质食物含锌较高。人的初乳、牛肉、牡蛎、肝、小麦;猪肉、禽肉、海产品、花生米、蛋类、豆类、谷类、奶类。

  初生婴儿为3mg,7个月婴儿为5mg,1~9岁儿童为10mg,10岁以上及成人为15mg,孕妇及乳母为20mg.

  硒(Se)

  ①具有抗氧化作用,是延长细胞寿命、防止细胞中毒的重要营养物质;②保护心血管和心脏的健康;③和金属亲和力强,是一种天然的对抗重金属的解毒剂;④保护视器官的健全功能。

  脱发,指甲脆,易疲劳和激动等。

  海产品、肝、肾、肉和整粒的谷类。

  我国规定:婴儿为15μg/d,学龄前儿童为20~40μg/d,学龄儿童及青少年、成年人均为50μg/d.

  碘(I)

  是甲状腺的主要成分,甲状腺所分泌的甲状腺素能促进体内的氧化作用,并调节氧化速度,以此调节体内的热能代谢和三大营养素的合成与分解,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

  幼年缺碘,影响发育,思维较迟钝;成年缺碘,则皮肤干燥,毛发零落,性情失常,甲状腺增大。

  海带、紫菜、海产鱼、虾、蟹和海盐。

  我国标准:初生婴儿为40μ/d,7个月婴儿为50μg/d,学龄儿童为120μg/d青少年和成年人为150μg/d,孕妇175μg/d,乳母为200μg/d.

  氟(F)

  预防龋齿和老年骨质疏松症,能加速伤口愈合,促进铁的吸收。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一般食物中含氟量较少,人体氟的主要来源为饮水。饮水中氟的适宜含量为0.5~1.0mg/d,最高不应超过2mg/d,否则会引起氟中毒。

  每人每日氟的总摄入量为3.3~4.1mg即满足了需要量,又不会产生氟中毒。

  铜(Cu)

  ①维护正常的生血机能;②维护骨骼、血管和皮肤的正常;③维护中枢神经系统的健康;④保护毛发正常的色素和结构;⑤保护机体细胞免受氧化物质的毒害。

  骨质疏松易碎,皮肤病变,脑组织萎缩,运动失调,发育停滞,嗜睡,毛发脱色及卷发症。

  一般食物都含有铜,谷类、豆类、硬果、肝、肾、贝类。

  美国通过进行平衡试验,确定每日摄入1.24mg可维持平衡,并规定RDA为2~3mg.

  锰(Mn)

  在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和核酸的代谢中作为各种酶的激活剂。作为骨骼和结缔组织形成与生长的成分之一,对于胆固醇合成、凝血和胰岛素都是必不可少的。

  智力低下,老年骨质疏松,食欲不振,体重下降,须发生长缓慢。

  植物性食物是锰的主要来源,如小米、稻米含锰量较高,扁豆、大豆、萝卜缨、大白菜也含较多的锰,茶叶和咖啡中含锰更为丰富。

  美国规定日摄入量为2~9mg.

  钴(Co)

  对人体中铁的代谢、血红蛋白的合成、红细胞的发育有着重要的生理功能。

  贫血。

  动物肝脏和肉类。

  正常人每天至少应摄入维生素B12(钴是其重要成分)2.0μg孕妇和乳母需3.0μg.

  铬(Cr)

  ①作为葡萄糖耐量因子的组成成分;②作为体内某些代谢酶类的活化剂;③是核酸(RNA和DNA)的稳定剂;④促进胆固醇和脂肪酸生成。

  主要表现在葡萄糖耐量受损,可能诱发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白内障、生长迟缓、心脏病、高脂血症等。

  在啤洒酵母、干酪、蛋类、肝、禽、畜肉、全谷、牡蛎、马铃薯中含量丰富。

  美国的供给量标准为0.05~0.2mg.

  钼(Mo)

  ①是黄嘌呤氧化酶(可使黄嘌泠氧化为尿酸)和醛氧化酶(可氧化醛类为羧酸)的组成成分;②与铜、含硫氨基酸的代谢有关;③可增强氟的作用,有助于预防龋齿。

  人类缺钼尚未见报道。

  干豆、粗粮、叶菜。

  美国的推荐摄入量为0.1~0.5mg,最高日摄入量不超过0.5mg.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来源 意义 生理 氧化 儿童 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