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探视:补钙保健品抽检结果的思考

 

 

9月19日,国家卫生部下发了关于补钙类保健食品抽检情况的通报,在这次抽检的185个补钙类保健食品中,合格175个,合格率达到了94.6%。说明补钙产品的总体质量较好。这次的抽查检验涉及17个省、市、自治区,可以说是对整个补钙类保健产品生产企业作了一次比较全面的整体检验,值得欣喜的是绝大部分企业都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但喜中有忧,在仅有的10个不合格产品中,竟出现了几个知名度很高的产品。

 

  为什么这些知名的补钙产品也会在检验中落马?卫生部在《通报》中指出,一是有害重金属砷和铅严重超标;二是微生物超标;三是产品标签存在标识项目不全或擅自宣传保健功能等问题。这三条中最吓人的就要算是这第一条了。因为在消费者心目中,保健食品与药品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保健食品没有毒副作用,就算没有那么多的好处,多吃一点也不会有坏处。那么补钙产品怎么会含有砷(砒霜)呢?卫生部在通报中指出,可能与原料受到污染或加工过程中使用了不合格容器管道有关,这就告诉我们,补钙产品钙源的选择十分重要。

 

  前一段时间,几乎所有补钙产品都在吸收率上做文章。通过这次抽检可以看出如果钙源不合格,吸收率越高对人体不但无益,造成的危害反而越大。第一代补钙产品是钙制剂发展起步最早的一代,这次卫生部抽检不合格的补钙类产品基本属于这一代。此类补钙产品沿用老祖宗的补钙方法,依据"吃什么补什么"的"道理",采用动物骨骼、贝壳、珍珠及化合碳酸钙等为原料简单加工而成,由于钙源选取和加工工艺的问题,此类补钙产品存在着许多的不安全因素。首先是来源于各种动物骨骼的骨粉。由于动物根本不讲究饮食卫生,因此在它们的食物及饲料中就有可能含有重金属,铅、砷、铝等重金属元素进入动物体内以后,就会富集在这些动物骨骼中。其次,近年来海洋遭到了严重的工业污染,贝壳类及珍珠内沉积有许多重金属离子形成的难溶性沉淀。采用上述物质作为钙源的补钙产品,原料中所含的砷和铅不会随着加工过程而被分离出来,反倒随着人体对钙的吸收过程而进入体内。

 

  砷(砒霜),过量摄入会导致神经系统的病变,并影响人体造血、消化、皮肤等多个系统,对人体的肝脏损害极大,严重的砷中毒还会导致死亡。砷进入人体内会产生积蓄作用,沉积到人体的骨骼内,并不会随人体的新陈代谢作用而排出体外。而且砷作为一种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元素会随着食物链的低级向高级传递,也就是说人在摄入了含有砷的动物骨粉或贝类粉末之后,原先沉积在这些动物中的砷等重金属元素会随着它们一起进入人体。长期服用砷含量超标的补钙产品会使人体内的砷含量逐渐增加,最终会导致砷中毒。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补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