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钙常见5大误区 "跟风乱补"导致结石

 

日常生活中,无数的钙产品广告将钙变成神话,在无形中造就了一个产业神话的同时,中华民族也变成了一个“缺钙民族”。不可否认,的确有一部分国人需要补钙,但形成如此汹涌的补钙热潮,背后的推手不容忽视。钱花了,钙剂吃了,可是,国人健康真的得到改善了吗?在补钙这个问题上,国人其实存在很多错误的认识。

 

1、补钙能治病。

 

许多误认为,人老了,骨头脆了,必须要吃钙片来防治骨质疏松,甚至预防骨折。中老年人的骨质疏松主要因为骨骼代谢功能的减退,伴随骨钙的流失,是人体衰老的表现。

 

补钙并不能从根本上阻止骨质疏松,只能起到延缓其发展的作用。盲目补钙不仅浪费钱,还有可能破坏体内矿物质的平衡,加重骨钙流失。

 

2、不管缺不缺都补。

 

中国人喊了那么久的缺钙口号,实际上指的是膳食中缺少钙元素,并不一定就表示身体本身缺钙。人体会根据具体情况自行调节,如果钙元素摄取量少了,就会调节增加钙的吸收率。

 

所以国人的身体是否缺钙很难下定论,更没有宣传的那样严重。照理说中国人缺钙也缺了几千年,为什么还是好好地活到了今天?

 

3、相信商家宣传。

 

一位品牌营销专业人士说,补钙产品大战可以说是从1999—2000年开始的。当时哈药六厂通过铺天盖地的海量广告投放和影视明星的代言,迅速催生了一个高达百亿的补钙市场,引发了全民“补钙运动”。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这些产品都有精准的客户定位。有的针对老年用户,强调改善腰酸腿疼;有的针对儿童,强调可以长得高长得快;有的则定位消费能力较高的白领,强调“纯天然”、“海洋精华提取”等。

 

从人体吸收角度来说,不同的钙区别并不大,比如被宣传得很神的“液体钙更容易吸收”,而实际上固体钙和液体钙吸收率的差别不大。对钙剂的吸收受人体自身需要影响很大,很多商业广告中宣传的高吸收率有夸大效果,消费者要有正确、客观的判断力,对待产品不能跟风、盲从。

 

4、儿童超剂量补钙。

 

实际上,这些宝宝不是吃母乳、就是喝奶粉,根本不需要补钙。医生建议人工补钙用意虽好,但并不合乎宝宝生长的自然规律,也不科学,如果乱补钙,反倒可能影响发育。

 

5、依赖钙产品补钙。

 

看着琳琅满足的钙剂产品,听着天花乱坠的宣传口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服用钙产品当成补钙的唯一途径,觉得吃着方便,效果也好,但却忽略了日常膳食中钙质的补充。应该将饮食补钙放在首位。

 

“补过了,和缺钙一样有害”

 

补钙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有些人还会抱有“突击补钙”的错误想法,觉得钙补得越多,吸收得也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比如有的人补钙时不能持之以恒,记起来时就吃钙片,有时候甚至过量补钙,一天进食多次。

 

但营养素的摄入并非越多越好,缺乏对健康不利,过量也对健康有害。如果摄入过多的钙,可能会干扰其他微量元素在体内的吸收和利用,还可能导致高钙血症、软组织钙化、肾结石、便秘,甚至增加心梗、前列腺癌风险。

 

更多和补钙有关的文章,编辑推荐:饮食误区:酸奶是越酸越能补钙吗?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补钙误区 补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