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1.喝醉应酬最伤肝
有研究表明,每日饮酒80-150克,连续5年即可造成酒精肝;重度饮酒者80%以上有脂肪肝,10%-35%有肝炎,15%将发生肝硬化;大量饮酒20年以上,发生肝硬化的几率在40%-50%。
- 2.脂肪肝、酒精肝患者
营养过剩而运动少(能量消耗少)是导致肥胖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重要原因。目前,脂肪肝的成人发病率在10%左右,而在重度肥胖成人中,脂肪肝发病率超过50%。
- 3.乙肝、乙肝病毒携带、病毒接触频繁者
乙肝病毒(HBV)携带者占全国人口的13%,有3%可发生肝炎甚至发展为肝硬化。肝炎,肝硬化后期大多转为肝癌。专家建议:乙肝病毒携带者要定期检查肝功能及注重日常调理,预防恶化。日常生活中接触病毒机会频繁、无HBV携带者,更要注意调理自身的抵抗能力,注意养肝,预防为重。
- 4.脸色色蜡黄、眼白发黄
- 肝脏不好,常表现为脸色、眼白或皮肤变黄,也就是所谓的黄疸症状。黄疸在人体中,最明显且最容易注意到的地方,是眼睛的巩膜,也就是眼珠的白色部分。黄疸是因为胆红素沉积在粘膜或皮肤的现象,而肝细胞就是处理这个每天产生的红血球的废弃物的场所。因此,出现黄疸现象即警示肝的健康出了问题,需及时养肝调理,以避“人老珠黄”。
- 5.熬夜、转氨酶升高、易疲劳者要重点养肝
- 乙肝病毒携带者及肝病患者,由于工作压力大、紧张、经常加班熬夜、饮食不注意,会导致体内转氨酶急剧上升,长此下 去肝脏将不堪重负而受损,会降低肝脏的排毒解毒能力,引发肝脏病变,在不知不觉中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癌!!!所调理肝 脏,降低转氨酶是每个肝病患者迫在眉睫的问题。
- 6.常用药物病人、经常接触化学物者要重点养肝
- 肝脏在药物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药物在肝脏中经过生物转化而被清除的。近年来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率呈上升势头。服用已知或未知的对肝有损害的药物,要注意肝功能及其损伤的预防及调理。此外,某些化学物和气体对肝脏造成的隐性危害亦在加大,如:化学工厂、化肥工厂、玩具厂和一些大型代工企业工人,都是重点注意养肝护肝群体。
- 7.长时间使用电脑的办公室一族要重点养肝
- 中医学指出“久视伤肝,久坐伤骨”,“肝藏血,主情志的疏泄”,肝就像人体的一个血库,若伤及肝脏,则血库里的血就不够充足,就会出现眼睛干涩、酸痛,头晕、头胀、头痛、近视、小腿抽筋、腰膝酸软、手指不灵活、皮肤出现斑点,情绪不稳定等一系列症状。
五味子,俗称山花椒、秤砣子、药五味子、面藤、五梅子等,唐等《新修本草》载“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故有五味子之名。古医书称它荎蕏、玄及、会及,最早列于神农本草经上品,中药功效在于滋补强壮之力,药用价值极高。详细内容>>
转氨酶是一个神奇的玩意。在很多检查,包括普通的员工体检,都会检查转氨酶的数值,检查其是否偏高。借此导致现代人对转氨酶的重视极高,稍稍有些偏高了都会急得跳脚,拉着医生跪求各种降低转氨酶的方法。 详细内容>>
据调查,我国近7年间,因大量饮酒导致的酒精肝和脂肪肝患者上升28.5倍,死亡人数上升30.6倍。长期饮酒,使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最终导致肝硬化和肝癌。
喝酒多了会伤肝。这可不是危言耸听。酒精肝不但影响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合成吸收(营养不良),而营养不良又成为肝细胞进一步损害的继发性因素,相互影响最终导致肝细胞的脂肪浸润、炎症、坏死,肝硬化的发生。如果任其发展,肝纤维化、肝硬化的出现是必然的……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