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养生要警惕误区

  误区一:“吃素比吃荤好” 不少人认为,吃素比吃荤好,素食中无胆固醇,吃荤易致血脂高。其实,吃素和吃荤各有千秋,肉类蛋白质都是优质的,比植物蛋白质好;而素食中不饱合脂肪酸、维生素和粗纤维多,对身体有益。所以素荤搭配,方能取长补短,营养均衡。
  误区二:“不吃早餐减肥”虽然少吃一餐减少了食物摄入量,但从头天晚餐至翌日中餐相隔时间太长,午餐时饥肠辘辘,势必大量进食,不仅补上了不吃早餐的热量,而且由于未吃早餐营养不够,上年会感到精力匮乏,对健康有害。另外,肝脏分泌的胆汁储藏在胆囊内,进食后胆囊收缩,胆汁排入十二指肠帮助消化,如不吃早餐,胆汁在胆囊内不排出,胆汁易析出胆固醇,故不吃早餐易发生胆囊结石。
  误区三:“蛋黄胆固醇多,食之有碍健康”蛋黄中卵磷脂多,能阻止胆固醇在血管壁上沉积,可预防动脉硬化。蛋黄中的卵磷脂被分解后,能释放出乙酰胆碱,可增强记忆能力。所以,老年人可以适当吃鸡蛋。
  误区四:“喝鸡汤比吃鸡肉更补身体”有人认为鸡肉的精华都在汤里,鸡汤比鸡肉更富营养,其实是一种误解。不错,在炖鸡汤时鸡肉里的肌酸、肌酐、嘌呤碱、少量氨基酸和水溶维生素,可溶解在汤里,但蛋白质遇热凝固,大部分仍留在鸡肉中,鸡汤里所含蛋白质仅为鸡肉的7%。
  误区五:“吃滋补品有益无害”有人认为多吃人参、鹿茸、银耳和蜂王浆之类的滋补品能延年益寿,其实滋补品都具有很高的热量,血压偏高的老年人或高血压患者,常吃滋补品可使血压进一步升高。
  误区六:“吃巧克力食品对身体不利”巧克力中含较多饱和脂肪酸,一些人认为吃巧克力会使血脂增高。最新研究表明,巧克力有抗氧化、加强免疫、调节血脂和抑制血小板凝集等作用,对预防心脑血管病有利。巧克力中的花青素还可有效地阻断食物中的“亚硝酸盐”生成,有防癌作用,但老年人不宜多吃。
  误区七:“吃水果等于吃蔬菜”虽然两者都含丰富的维生素,但水果的含糖量高,供热量多;蔬菜含矿物质钙、铁和纤维素多,对维持人体生理功能有好处。两者各有特点,谁也替代不了谁。
  误区八:“吃糖多会患糖尿病”糖尿病是胰腺分泌胰岛素不足所致,与遗传、病毒感染、自身免疫、肥胖、妊娠和年龄因素等有关。吃糖不会使胰岛素分泌不足,不会引起糖尿病,老年人可以适量吃糖。
  误区九:“饮酒有害”不能说得太绝对。老年人适量饮点白酒(60度者半~1两)、啤酒(不超过600毫升)和红葡萄酒(2~3两),能增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少胆固醇在血管壁上沉积,有利于预防动脉硬化,减少冠心病发作。饮酒可概括为“少量有益、大量有害”。
  误区十:“豆腐渣不能吃”吃豆腐渣(与面粉、玉米面混合做蒸饼或烹调作菜肴吃)可使糖尿病患者减轻空腹饥饿感,减少糖的吸收,抑制升糖素分泌,还有减肥、通便作用。
  误区十一:“吃鲜猪肉比吃冻猪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猪被宰后几小时,其肉进入僵硬期,这时的猪肉不易煮烂,营养成分也难为人体吸收;宰后冷冻一两天的肉,可分解出氨基酸等对人体有益的物质,肉质嫩,营养最高,味道最鲜。
  误区十二:“鱼鳞不能吃”这在一般情况下是对的,带鱼则例外。因为带鱼身上白色的细鳞不仅好吃,而且带鱼的营养成分多数含在这里边。除掉它带鱼便失去鲜香之味,营养成分也太为减少。
  误区十三:“味精会致癌”这种说法毫无根据。味精是将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通过细菌发酵转化成谷氨酸,加以提取而成,整个制作过程不可能产生致癌物质。但也不可用量过大,联合国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规定,味精每日允许摄取量:每一千克体重为120毫克,即50公斤体重的人,每日允许食用6克。
(责任编辑:叶惠玲)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警惕 误区 养生 饮食 食谱 -- 食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