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养生要注意什么?

 

 


 

冬季快要到了,冬季养生成了讨论的话题人们。只要明白了冬季养生的中医理论,无论各方面就知道怎样做。冬季养生的中医理论:冬季养生在于“藏”冬三月草木凋零、冰冻虫伏,是自然界万物闭藏的季节,人的阳气也要潜藏于内。因此,因此,冬季养生很重要的一点是“养肾防寒”。

 

冬季进补重在补肾


20日大寒,天气也寒冷到了极点。中医认为寒气最容易损伤我们的阳气,而在人体五脏之中,肾阳为先天之阳,冬天养肾阳是顺应自然界阴阳消长之势,调节身体、抵抗寒冷的重要一环。


尽管冬季进补重在补肾,但补肾的方法对每个人来说还是有差异的,对经常出虚汗、容易疲劳的人,多吃点红参、红枣、山药以补肾气;而经常头昏眼花、失眠多梦、面色蜡黄的人应该多用当归、阿胶、首乌补肾血;而有午后低热、两颊潮红者,则要用虫草、银耳补肾阴。

 


锻炼安排在下午


很多人都有早锻炼习惯,天太冷最好把锻炼身体安排在下午,因为心血管病的发病高峰一般是在一天中交感神经活动最强的一段时间,集中在上午6时至12时。特别是寒冷的气候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诱发血管痉挛、收缩,容易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所致的心脏急症。


老年人锻炼时开始要多穿些衣服,戴帽子、手套等。经过10分钟暖身活动后,待身体发热时再逐渐减衣服。锻炼结束后,应擦干身上的汗水,并立即穿上干净衣服。



特殊人群尤应注意


心脑血管疾病


专家提醒,冬季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季节,特别是雪后气温骤冷,人体血管收缩,血液黏稠,很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研究表明,气温越低,急性心肌梗死与脑卒中发病率越高。


消化道疾病


寒冷天气,会刺激人的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支配内脏的植物神经处于紧张状态,在副交感神经的反射作用下,致使胃肠调节功能发生紊乱,胃酸分泌增多,进而刺激胃黏膜或溃疡面,使胃产生痉挛性收缩,造成胃自身缺血、缺氧,从而引起胃病复发。因此,要注意胃的保暖和饮食调养,日常膳食应以温软淡素、易消化为宜,做到少食多餐、定时定量,忌食生冷,戒烟戒酒,还可选服一些温胃暖脾的中成药。


呼吸道疾病


冬天是感冒、咳嗽、肺炎等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时节,应注意预防,不要让孩子长时间地在室外玩耍,身体出汗后应立即换上干爽衣服。


预防冬季痒


有冬季瘙痒症状的患者,要加强皮肤的保湿,使用保湿保养品能减缓症状。不宜使用碱性太强的清洁用品,也不要用太热的水洗澡。


多吃鸡脚、猪脚、猪皮等富含胶质的食物,也有助于减缓冬季瘙痒的症状。


另外,冬季养生注意事项还包括:

 

黄帝内经》里指出:“早卧晚起,以待日光。”意思是,冬天要早睡、晚起,起床的时间最好在太阳出来后为益(尤其对于老人而言)。

 

冬季起居养生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穿衣要讲“衣服气候”,指衣服里层与皮肤间的温度应始终保持在32℃~33℃,这种理想的“衣服气候”,可缓冲外界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

 

其次,要注重双脚的保暖。由于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少且慢,因此脚的皮温最低。中医认为,足部受寒,势必影响内脏,可引致腹泻、月经不调、阳痿、腰腿痛等病症。

 

其三,冬季定时开窗换气有利于身体健康。

 

其四,蒙头睡觉不可取。冬天蒙头睡觉极宜造成缺氧而致胸闷气短。其五,夜间忌憋尿。由于冬夜较长,长时间憋尿,会使有毒物质积存而引起膀胱炎、尿道炎等。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冬季养生 冬季养生注意什么 补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