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养生:运动需要注意宜缓

 

时至暮春,夏天就要来临。日常保健养生也应顺应时节,许多上班族纷纷发朋友圈展示自己一天的步行纪录,有的甚至为冲榜首而较劲。专家提示,运动量并非越大越好,过度运动可使机体免疫功能受到损害,影响健康。

 

运动宜缓 控制强度 防止过量。在身体锻炼方面,应谨记并遵循"懒散形骸,勿大汗,以养脏气"的原则,可选择散步、慢跑、垂钓、放风筝、太极拳等较为缓和的运动方式,也可以到野外踏青春游。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加出汗量,以调养五脏,加速体内排毒,但应避免过度。汗为津液所化,只有春季注意阳气的有序升发与津液固护,才能保证在夏季的时候气血充盛。而出汗过多则会导致津液的大量丢失,而损伤人体正气。

 

近日,"微信运动"掀起了不少年轻人的走路"攀比风",许多上班族纷纷发朋友圈展示自己一天的步行纪录,有的甚至为冲榜首而较劲。专家提示,走路能消耗人体摄入多余的热量,1分钟会消耗2大卡左右,按一秒钟一步来计算,就是60步消耗2大卡。人每天走8000至10000步最适合,一般来说,饭后走路在半小时到1小时之间,对身体最有好处。但运动量并非越大越好,过度运动可使机体免疫功能受到损害,影响健康。

 

运动强度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运动强度越大,对骨的应力刺激也越大,也越有利于骨密度的维持和提高。但老年人、体弱者宜选择中等强度,一般达到最大心率的70%~85%。无论是耐力训练还是力量训练,每次运动时间最好在40分钟~60分钟。运动强度大,时间要短一些;运动强度小,时间可稍长一些。运动频率以次日不感疲劳为度,一般每周3~5天为宜,且必须持之以恒。

 

谷雨前后,人的心肝之气逐渐旺盛,能够提升消化功能,有利于人体吸收营养物质,因此谷雨之时正是进补的好时机。但此时的进补不同于冬季进补,重点在于护肝、祛湿、滋阴。按照中医"春养肝"的观点,谷雨之时宜养肝清肝、滋养明目,可适当多吃些菠菜,有平肝滋阴、助消化、清理肠胃热毒的功效,也能适当缓解肝阳上亢、阴血不足引起的高血压、头痛目眩等。

 

根据五行生克制化的理论,肝木克脾,肝旺脾即虚,脾虚则痰湿生,在袪湿方面,饮食上可配合食用白扁豆、赤豆、薏仁、山药、荷叶、冬瓜、白萝卜、藕、海带、鲫鱼、豆芽等,防止湿邪侵入人体引起脘腹胀满、食欲不振、肩颈痛、关节肌肉酸重等症状,也可以食用些性凉的食物,如香蕉、甘蔗、枇杷、荸荠、菱角、西红柿、黄瓜、丝瓜、白萝卜、莲藕、茭白、芹菜等,为度过酷暑盛夏打下基础。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暮春养生 暮春养生要注意些什么 健康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