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微小编 2014-05-13 18:31:57
导读:喝茶不但是传统饮食文化,同时,由于茶中含有多种抗氧化物质与抗氧化营养素,对于消除自由基有一定的效果。因此喝茶也有助防老,具养生保健功能,每天喝三两杯茶可起到防老的作用。
A.常喝甜饮料 女性很伤“心”
碳酸饮料风靡全球已经很多年了,尤其让爱运动的年轻人爱不释手。据新浪网报道,美国一项新研究显示,女性喝含糖甜饮料每天超过两罐,容易导致身材发胖,还会增加心脏病危险。研究发现,与每天喝甜饮料1罐以下的中老年妇女相比,每天至少喝2罐甜饮料的妇女的高血脂危险增加4倍,因而心脏病危险更大,腰围变大的可能性也更大。研究还显示,喝无糖碳酸饮料和喝普通碳酸饮料并无区别,两者患新陈代谢综合征的风险相同。其实白开水或矿泉水才是最好的饮料。
B.长期使用“茶垢杯”可致癌
茶有天然的保健功能,但如果长期使用沾满茶垢的杯子,则可致癌。据凤凰网报道,茶垢中含有镉、铅、汞、砷等有毒物质以及亚硝酸盐等致癌物,这些物质会附着在光滑的茶杯表面,随着茶水进入人们的消化系统,与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酸、维生素等相结合,生成难溶的沉淀,不仅阻碍了人体对这些营养素的吸收和消化,还会使肠胃等器官受到损害。另外,经常不清洗的茶杯,留有的水垢也含有大量的重金属,这些氧化物进入身体还会引起神经、消化、泌尿造血系统病变和功能紊乱,甚至引起早衰,尤其是砷、镉可致癌。
延伸阅读:喝茶有讲究 要注意如下几点:
一、讲究四季有别,即:春饮花茶,夏饮绿茶,秋饮青茶,冬饮红茶。其道理在于:春季,人饮花茶,可以散发一冬积存在人体内的寒邪,浓郁的香苛,能促进人体阳气发生。夏季,以饮绿茶为佳。绿茶性味苦寒,可以清热、消暑、解毒、止渴、强心。秋季,饮青茶为好。此茶不寒不热,能消除体内的余热,恢复津液。冬季,饮红茶最为理想。红茶味甘性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能助消化,补身体,使人体强壮。
二、讲究喝茶有量,每日喝茶2~6克。虽然茶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喝茶对于清油解腻,增强神经兴奋以及消食利尿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并不是喝得越多越好,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喝茶。一般来说,每天1—2次kuzone.com,每次2—3克的饮量是比较适当的,对于患有神经衰弱、失眠、甲状腺机能亢进、结核病、心脏病、胃病、肠溃疡的病人都不适合喝茶,哺乳期及怀孕妇女和婴幼儿也不宜喝茶。
三、不饮过浓的茶。浓茶会使人体“兴奋性”过度增高,对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造成不利影响。有心血管疾患的人在饮用浓茶后可能出现心跳过速,甚至心律不齐,造成病情反复。
四、临睡前不喝茶。这点对于初期喝茶者更为重要。很多人睡前喝茶后,入睡变得非常困难,甚至严重影响次日的精神状态。有神经衰弱或失眠症的人,尤应注意。
五、进餐时不大量喝茶。进餐前或进餐中少量喝茶并无大碍,但若大量喝茶或饮用过浓的茶,会影响很多常量元素(如钙等)和微量元素(如铁、锌等)的吸收。应特别注意的是,在喝牛奶或其他奶类制品时不要同时喝茶。茶叶中的茶碱和丹宁酸会和奶类制品中的钙元素结合成不溶解于水的钙盐,并排出体外,使奶类制品的营养价值大为降低。
六、酒后不宜喝茶。饮酒后,酒中乙醇通过胃肠道进入血液,在肝脏中转化为乙醛,乙醛再转化为乙酸,乙酸再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酒后喝茶,茶中的茶碱可迅速对肾起利尿作用,从而促进尚未分解的乙醛过早地进入肾脏。乙醛对肾有较大刺激作用,所以会影响肾功能,经常酒后喝浓茶的人易发生肾病。不仅如此,酒中的乙醇对心血管的刺激性很大,而茶同样具有兴奋心脏的作用,两者合而为一,更增强了对心脏的刺激,所以心脏病患者酒后喝茶危害更大。
七、品茶不是越新鲜越好。营养学角度来讲最新鲜的茶叶其营养成分不一定是最好的,因为所谓新茶是指采摘下来不足一个月的茶叶,这些茶叶因为没有经过一段时间的放置,有些对身体有不良影响的物质,如多酚类物质、醇类物质、醛类物质,还没有被完全氧化,如果长时间喝新茶,有可能出现腹泻、腹胀等不舒服的反应。太新鲜的茶叶对病人来说更不好,像一些患有胃酸缺乏的人,或者有慢性胃溃疡的老年患者,这些人更不适合喝新茶。新茶会刺激他们的胃黏膜,产生肠胃不适,甚至会加重病情。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喝茶也有讲究:常喝甜饮料很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