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微小编 2014-05-14 17:59:07
中医认为贫血主要是由于脾运不健、纳化失司、谷气不能化精,以致气虚不能摄血或肝不藏血、脾不统血,可分为分为脾气虚弱、气血两虚两种。治疗贫血关键在于补中健脾、益气生血、改善营养以及促进吸收,让血液自生。
气血两虚型贫血
特征:面色苍白、倦怠无力、头晕心悸、少气懒言,伴舌质淡胖,苔薄白,脉细弱。治宜补益气血。
1、当归枸杞炖猪肝
当归20克,枸杞子30克,熟地黄20克,猪肝(切片)100克。同放锅中炖煮半小时,加调味品适量。吃肝喝汤,每日1剂。
2、红枣木耳桂圆汤
红枣15个,黑木耳15克,桂圆肉50克,红糖适量。红枣、木耳、桂圆同放锅中,加水适量煎煮20分钟,然后放入红糖搅匀,服食,每日1剂。
脾气虚弱型贫血
特征:面色萎黄或苍白、神疲乏力、食少便溏,伴舌质淡红,苔薄腻,脉细。治宜温中健脾。
1、山药花生粥
花生50克,山药30克,红枣10枚,粳米100克,冰糖适量。将花生、山药捣碎,红枣切开,与粳米同煮成粥,待粥将成时放入冰糖稍煮即可。代早餐食。
2、参芪炖肉
人参10克,黄芪30克,猪瘦肉250克。人参、黄芪用纱布包好,猪肉切片,同放锅内,加水适量,同炖至肉熟,加调味品适量,吃肉喝汤,分早晚服食,每日1剂。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贫血怎么办?治疗贫血中医有药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