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幽乐 2014-03-29 06:45:00
常常见到网友问:“治便秘是不是一定要吃药?”其实,我们有时会误解便秘,短暂性的排便不畅未必就是便秘,如果随意用通便药很容易让人丧失正常的消化和排便能力,那么便秘只会更难治了,而且即使真的是便秘,也建议先用食疗方法,除非食疗收效甚微才考虑温和药物介入。
短暂性排便不畅并非便秘,无需刻意通便
短暂性的排便不畅其实并不是便秘。不少人一旦发现排便不规律就担心自己患了便秘,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对于常人来说,食物进 入胃肠,经过消化、吸收最终将残渣变成粪便排出体外大约需要24~48小时,两次大便间隔时间一般是1~2天。
每个人的情况各不相同,排便习惯可明显不 同,有的人每日或2~3天大便1次,也有一些人一天大便2~3次,虽然排便间隔或次数不同,但只要大便不稀、不干燥硬结、排便时不费力,都属于正常状态。 只有每周排便次数少于3次,并伴有明显排便困难和肛门坠胀、疼痛,或引起了腹胀、腹痛、多屁、食欲不振、头晕乏力等症状,出现以上情况才能称为便秘。
盲目用药通便导致便秘产生
临床发现,越来越多人一旦感觉消化不良、胃肠饱胀得难受,或为了减肥和所谓的“排毒养颜”,就盲目地使用泻药类药物,希望“一通百通”。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过度拉肚子导致便秘产生。
便秘从现代医学角度看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引起便秘的原因很多,从根本上说,它是由于人体肠道功能遭到破坏,衰退老化而引起的病变。而泻药类药品,如清肠、减肥类药物,常常含有大量对肠胃有极强刺激性的成分,这些成分可以在短期内加速肠道排便,但长期服用,则会造成肠道平滑肌的萎缩,影响其蠕动能力,从而逐渐丧失正常消化和排便的能力。医生在针对便秘病人的治疗之中很少采用刺激性泻药。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