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14 22:15:00
一般来说最好不要随便吃郊外的野蕈,基本上都是有毒的,但如果在逼不得已的情况下要食用的话,你也要学会识别哪些有毒,哪些没有毒。
哪些野蕈有毒, 中毒有何症状
野生蕈种类繁多 ,分布亦广。由于野生蕈中确有某些种类能够食用 ,且味道极为鲜美 ,因而被人们奉为美食佳肴。但每逢春秋两季 ,总有因贪食野蕈而发生中毒的事件 ,甚至有全家人为此付出生命的惨剧发生 ,对此人们切不可掉以轻心。在营养丰富、味鲜可口的众多野蕈中 ,混有一些外貌和食用野蕈相似 ,却有很大毒性的野蕈 ,这些野蕈误食后会中毒 ,轻则呕吐、腹泻 ,重则丧命。最常见的野毒蕈有毒蝇蕈、白帽蕈、褐鳞小伞蕈、牛肝蕈、焦脚蕈、豹斑毒伞、火炭蕈等 (见附图 )。对这些毒蕈 ,人们必须提高警惕。由于毒蕈种类众多 ,毒素各异 ,故误食后中毒的表现也不尽相同。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种类型 :
1.胃肠炎型 :误食毒蕈 30分钟至 6小时后发生剧烈腹痛、腹泻 ,但死亡率较低。2 .神经 -精神型 :食后 1~6小时发作 ,除腹痛、腹泻外有多汗、流涎、流泪、心跳缓慢、瞳孔缩小等。有的表现为头晕、精神错乱、幻觉、神志不清、昏睡等。3.溶血型 :误吃毒蕈 6~ 1 2小时后发生 ,除胃肠炎症状外 ,能引起黄疸、肝脾肿大等 ,但一般死亡率不高。4.中毒性肝炎型 :食后 1 5~ 3 0小时发作 ,出现吐泻、肝大、黄疸、出血 ,进一步又表现嗜睡、烦躁、惊厥、昏迷而死亡。此型中毒病情凶险 ,变化莫测 ,极易发生死亡。一家或几户同时发病 ,症状相同 ,这是野蕈中毒的一大特点。一旦发觉有中毒可能 ,即应以手指刺激舌根以催吐 ,并速送附近医院彻底洗胃、解毒救治。中毒的严重程度往往与毒蕈的种类和进食量的多少有关。儿童与老年人的后果比较严重 ,分人的救治更应争分夺秒 ,切不可在家中稍有耽误。对此部〔毒〕毒蝇伞 (别名毒蝇蕈、捕蝇蕈、蛤蟆蕈 )〔极毒〕白毒伞 (别名白帽、白罗伞、鹅蛋蕈 ) 〔极毒〕褐鳞小伞(别名褐鳞小伞菌 )〔极毒〕亚稀褶黑菇(别名火炭蕈 )〔极毒〕肉褐鳞小伞〔极毒〕秋生盔孢伞 (别名焦脚蕈、秋生鳞耳 )〔毒〕豹斑毒伞 (别名白芝麻蕈、满天星、斑毒蕈 )〔食 -毒〕小美牛肝菌(别名粉盖牛肝蕈 )预防野蕈中毒的关键在于能够识别毒蕈 ,故平时应多加强这方面的宣传教育。凡色彩鲜艳 ,有斑点、裂沟、疣点、生泡流浆 ,以及奇形怪状的野蕈 ,切不可采食。然仍有不少毒蕈的外貌有时与可食野蕈酷似 ,采摘时要多加区别 ,对没有把握的野蕈宁可丢弃 ,以保安全。食野蕈时 ,最好不喝其汤。因毒蕈汤比毒蕈之毒力要大得多 ,这是因为在炖煮过程中 , 毒蕈中的毒素更多的会溶入汤中。
毒蕈虽然是蘑菇,但它是毒蘑菇,要当心食用。而且一旦吃上毒蕈中毒的话很麻烦,因此,大家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怎么样识别毒蕈,更多和蘑菇有关的文章,编辑推荐:蘑菇怎样做才会好吃?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