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哭的时候就哭出来才更健康

  小的时候我们一直接受这样的教育“不要遇到什么事情就哭,要勇敢一点”,想要自己的孩子坚强一点是好事,但是如果强忍着眼泪不流出来也是不好的。保健专家发现,如果人在极度悲伤的时候强忍着泪水不流出来对人的心理或者生理健康影响都是很大的。

  可以说我们从妈妈肚子里出来学会的第一件事就是哭泣,这第一声哭泣不仅仅是我们的本领,也是我们向这个世界宣言我们的到来。但是慢慢的,我们不再是那个喜欢哭鼻子的小女孩。然而正所谓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长期压抑情绪不能宣泄,就转而会内化到攻击自己的身体的某一器官。最常受伤的就是我们的消化系统,会便秘、拉肚子、胃溃疡、胃酸等;也有可能突然的爆发,变得很暴躁。

 

  养生专家称:强忍着泪水不流出来无异于另类自杀。我们都有这样的认识:女人的平均寿命是比男人要长的,女子的寿命普遍比男子长的原因,有人认为,除了职业、生理、激素、心理等方面的优势之外,善于啼哭,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通常人们哭泣后,在情绪强度上会减低40%,反之,若不能利用眼泪把情绪压力消除掉,会影响身体健康。因此,有人认为,强忍着眼泪就等于“自杀”。

 

  其实适当的哭泣对健康有好处的,心理保健学家认为偶尔哭一哭还是对健康有好处的。爱哭的人并不一定都是脆弱的人。那些看书或电影都会掉泪的人,在关键时刻比那些“有泪不轻弹的人”意志要坚定得多。不过,最好的哭泣是轻声啜泣,而不是嚎啕大哭。哭泣的同时,你可以想象痛苦和委屈连同眼泪一起流出的情景。

 

  而且有研究发现哭泣是可以增加肺活量的。我们在哭泣的时候会不断的吸气,这种呼吸对于肺活量的锻炼是有很大的帮助的。这种“带哭的呼吸”已经被运用到一些对治疗气喘和支气管炎非常有效的呼吸运动当中。所以,哭泣的时候一定不要饮泣,一定要哭出声,大胆发泄出来。

 

  我们不鼓励遇到什么事情都把眼泪往回逼,但是我们也不是说遇到事情就大哭特哭。哭泣是有好处的,但是过量了就没有好处反而有坏处了,大家一定要注意量的问题。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想哭 哭出来 健康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