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19 01:06:35
随着春季的到来,气温开始慢慢的升高,人体的阳气处于旺盛时期,所以极易上火。上火后会出现很多表现,口舌生疮、便秘等。中医指出,春季上火多为内火,降火需要对症下药。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中医的火多是内火
所谓“上火”,实际是中医所谈的一种致病因素,有外感、内生之分。中医认为邪火大部分还是由内而生的,外界原因可是一种诱因。总的说来还是身体的阴阳失调引起的。中医理论认为,自然界没有火邪,只有热邪,火热同性,只是轻重程度不同,热为火之微,火为热之极,热邪多为外感,火邪多属内生。
春天自然界万物复苏,阳气上升,易扰动人体胆、肝、胃肠蓄积的内热,出现春燥;加之北方地区春季的气候特点就是干燥多风,人体的水分容易通过出汗、呼吸而大量丢失,而且天气变化反复无常,较难保持人体新陈代谢的平衡和稳定,易使生理机能失调而致上火症状,如咽喉干燥疼痛、眼睛红赤干涩、牙龈肿痛、鼻腔热烘火辣、嘴唇干裂、口舌生疮、食欲不振、大便干结和小便发黄等。
降火要对症治疗
不少人一听说上火就想到“牛黄解毒丸”,其实中成药也不能乱吃,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症状选择药物。根据中医的三焦来划分,火可以分为三种:将头晕、咽喉肿痛等偏上部位的火热症状叫“上焦火”,将烦热口渴、胃脘痛等中间部位的叫“中焦火”,将便秘、尿赤等偏下部位的叫“下焦火”。春季下焦多见湿热,一般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尿频尿急、尿涩痛、小便赤黄、尿短淋沥、腰痛等。
春季上火后不可以随便到药店买点中药就行,一定要对症治疗,中药不能乱吃,否则会给身体带来严重的损伤。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春季,降火,降火的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