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宜动静结合

  世人皆云:“生命贵于运动。”可见运动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性。但过度运动也足以为害致病,即“劳大疫大”,故动静相宜方为人体健康之本。

 


 

  古人云:“太上养神,其次养形。”养神与养形是人摄生之大法,它为历代人们所遵行,更值得今人研究探索,动静兼修做到“形与神俱”,实乃养生之最高境界。

 

    华佗指出:“人体欲得劳动……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孙思邈则强调,流水之常新,户枢之晚朽。“以其运动故也。”因此他要求老年人常行导引。“礼拜一曰勿住,不得安于其处,以致壅滞。”历代诸家所论,无不阐明运动对健康长寿的重要意义。

 

  但世间万物皆各有度,过度运动可致害为病,《素问·宣明五气论》论五劳所伤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之说,《庄子·刻意》也有“形劳而休则弊,精用而不已则劳,劳则竭”之论述。可见劳伤过度,精竭行消是致内伤虚损之病因,李东垣认为:劳役过度可致脾胃内伤,百病由生,叶天士医案也记载有过度劳形奔走可致百脉震动劳伤失血之证。

 

  因此古代医家也十分重视劳动的节度,华佗指出:“人欲得劳动,但不当自使极。”孙思邈也说:“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勘耳。”同时,他还认为,老年人更应注意“身无妄动……无作博戏,强用气力,无举重,无疾行”,倡导量力而行,徐缓图功。

 

  如上所述,人体运动须有常有节,动静结合,形劳不倦,方能有益于健康。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健康养生 太上养神 养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