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古溯今话养生:养生范围广阔方法丰富

  养生,古亦称摄生、治身、道生、卫生等,老年人延缓衰老之养生,又称寿老、寿亲、寿世、养老等。

 


 

  情志养生

  

  中医认为情志对身体健康的作用是很大的。只有调理好情志,才能形神兼备,神清气爽。三国时期嵇康曾在养生专论中指出“精神之于形骸,犹国之有君也。神躁于中,而形丧于外,犹君昏于上,国乱于下也。”同时指出“夫服药求汗,或有弗获,而愧情一集,涣然流漓;终朝未餐,则嚣然思食,而曾子衔哀,七日不饥;夜分而坐,则低迷思寝,内怀殷忧,则达旦不瞑;劲刷理鬓,醇醴发颜,仅乃得之,壮士之怒,赫然殊观,植发冲冠。”所以,养生之要,当以养性调神为先。

  

  起居养生

  

  起居养生是指顺应自然变化规律,做到起居有常、劳逸结合、动静相宜等一系列养生措施。做到按时作息,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慎适冷暖;适当运动,避免终日与电脑、电视为伴。

  

  饮食养生

  

  《黄帝内经》认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人赖以生存的阴精,来源于饮食五味;蓄藏阴精的五脏,要平衡营养,勿使过偏,以人为本。

 

  养生行为涉及社会和民族的文明程度、和谐程度。所以养生是全方位、多角度的。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健康养生 延续 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