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养生秘诀:养胃护肝最重要!

  重视健康养生的人,一般都会关注精神、饮食、起居等多方面都能顺应节气的变化,讲究阴阳调和。而春季,又是脾胃病高发季,此时若想呵护身体的健康,就必须注重脾胃的养护。因此,今日我们就邀请专家们来聊聊春季养胃护肝需注意什么。

  

  饮食不节伤脾胃肠络受损易发病

 

  “春节长假刚刚过去,很多结肠炎患者都是由于过食辛辣刺激和油腻的食物后,出现了腹泻、腹痛、便秘等症状。”专家表示,从中医理论讲,这是由于外感暑热湿热毒之邪,侵及肠胃,内由情志失和,横逆犯脾,或因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致使湿热下注肠络受损而发病。其病位在肠,由于湿热蕴结大肠,导致腑气阻滞,气血凝结与湿热相博化而为脓。热毒灼烧肠络,血溢络外而有腹痛﹑腹泻。

 

  此外,春季人们胃口大开,如果进食黏硬、生冷、肥甘味厚的食物,或吃得过饱,使胃难以负重,就可能诱发胃溃疡,使人在春季患上胃病。有的人脾气暴躁,易动肝火,到了春季肝气偏亢,更容易损伤脾胃的吸收消化功能。

 

  胃痛有可能是脾胃双重病变

 

  专家认为,中医重视分清主次,辨明缓急,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初发或急性期,多属湿热蕴结,常见腹泻急性发作,肛门灼热,泻而不爽,里急后重,便后症减,可通过清热利湿辩证施治;缓解期或反复发作者多为脾胃虚弱,肠道功能失调,常见大便稀溏,里急后重,便后症不减,可以健脾益气治疗。

 

  很多人胃疼,不单单是胃部的毛病。中医治疗讲究整体观念,实际上,胃病不能只治胃,大多数胃病患者的病根是脾和胃的双重病变。中医的脾是主管食物运化的脏器,与胃互为表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脾胃”的由来。现代人生活节奏快,饮食不节、饥饱失常,或食物肥腻、辛辣,或饮酒过多、冷饮过多,再加上生活压力大,忧思恼怒,这些习惯都容易伤脾,引发胃病。只治胃,不健脾,胃病就不能解决。这是很多患者经常服药,可胃病仍然容易复发,而且越来越严重的原因。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春季养生 养胃护肝 养生秘诀 养生食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