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养生小常识包括哪些内容?

  美丽的夏、热情的夏同时也是多病的夏。夏日感冒、中暑等容易频发。这都是因为食欲不振,导致人的抵抗力弱,才会容易生病。其实通过夏季养生可以帮助大家增强体魄,提高抵抗力,减少病痛的发生。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夏季养生?夏季养生都包括哪些内容呢?我们一起往下看。

  

 

  1、要益气生津既要吃一点能够补益阳气和津液的药物,但性质要平和、微凉、切忌滋腻、湿热之品。比如:五味子、玉竹、冬虫夏草、酸枣仁、鸽肉、黑豆、木耳、松子。

 

  2、应健脾和胃脾和胃在夏季,尤其是长夏时最易受到损害,故应常吃一些保脾和胃的药物和食物,比如:白扁豆、糯米、太子参、白术、甘草。

 

  3、冬病夏治”。冬季常发的慢性病及一些阳虚阴盛的疾患,往往可以通过伏夏的调养,使病情得以好转。其中,以老年慢性支气管的治疗效果最显著。从小暑至立秋,称为“伏夏”,即“三伏天”,是全年气温最高、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春夏养阳”,此时予以治疗,可以使患者的阳气充实,增强抗病能力。

 

  4、夏天要清补

 

  盛夏酷暑炎热,最容易使人伤津耗气。且“脾主长夏”,“暑必挟湿”,夏令养生,宜采取清补结合的原则,即消暑化湿,益气滋阴。饮食调养宜选用新鲜可口、性质平和、易于消化、补而不腻的各类食品。

 

  祛暑利湿、清热解毒的食物:绿豆、蚕豆、赤小豆、黄豆、生萝卜、茄子、白菜、芹菜、荸荠、薏苡仁、菜瓜、西瓜、冬瓜、丝瓜、黄瓜、甜瓜、苦瓜、菊花、荷叶、茶水等。

 

  5、夏季喝最佳饮料

 

  水在人体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明,维持着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水和其他物质构成血液、体液,负责把营养输送给全身。由水参与的各种消化液能帮助机体摄取营养;体内代谢物的清除也有赖于水的帮助;水能保持肺泡的湿润,有利于呼吸;水是全身各关节的润滑剂。水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器官、肌肉、血液、头发、骨骼、牙齿都含有水分。可以说,离开了水,生命就不复存在。夏天气候炎热,出汗较多,需要补充大量的水分,若不及时补水就会严重影响健康。体内缺水,会使血液浓缩、血流变缓,出现血拴,从而加大脑血拴、冠心病的发病率;会使尿液浓缩,影响肾脏对毒素的清除,易形成尿结石和尿路感染;易使皮肤干燥,皱纹增多,加速人体衰老;会使津液减少,胃肠分泌物不足,引起大便干燥等。所以,最少每天饮水1000mL以上(饭菜除外)。饮料的种类很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学以致用,才能真正做到夏季养生,有健康的体格,才能尽情的享受夏天的美好。以上的夏季养生小常识大家都记牢了吗?为了健康可要时常提醒自己呀!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夏季养生 夏季养生小常识 夏季如何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