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有哪些好方法?

  很多朋友问我中医如何养生?中医养生和西医养生哪个好?中医养生有什么好的方法?为了朋友们的健康,微微网的小编收集整理了几种中医养生的方法,希望喜欢养生的朋友们有所收获。

 

 

  中医养生学作为一个实用学科,有着丰富的内涵和行之有效的理论与实践。在思想原则上,提出顺应自然、协调阴阳、形神共养、动静相宜、和调脏腑、通畅经络等理念;在具体内容上,包含精神养生、饮食养生、运动养生、房事养生等项目;在方法和手段上,拥有食养、药养、针灸、按摩、气功、武术等养生技术。

 

  精神养生

 

  精神养生,对于健康人来说,是要防止发生疾病;对于已经有病的人来说,就是要防止病情的恶化,而其中心理调节尤为重要。常用方法有:

 

  节制法:是调和、节制情感,和畅性情,防止七情过极,达到心理平衡的精神调摄方法。七情六欲,人皆有之。如能适当克制可以养生。如果放纵既可积久而引起体质偏颇,也可导致疾病,因此要加强修养,豁达开朗,节制情欲。

 

  疏泄法:是宣达、发泄不良情绪,防止情感过度压抑,以恢复心理平衡的方法。例如,痛痛快快地大哭一场,无拘无束地喊叫一阵,或者找朋友、亲属等人倾诉苦衷,把自己心中的苦闷写在日记中等,都可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的目的。

 

  转移法:是通过一定方式积极避开刺激源以转变情感投向,改变对不良情绪的注意力,使苦闷得以解脱的方法。以顽强的意志、理性战胜情欲之惑,做到淡然无欲,或变换环境,参观游览以陶冶身心。

 

  移情易性法:是改变人的情志的方法。移情,即排遣情思,改变情绪的指向性;易性,即改易心志,排除内心杂念和抑郁,改变其不良情绪。具体的排遣方法,如琴棋书画,陶冶性情,振奋精神,调节心理。根据不同人的心理、环境和条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灵活运用,疏调情志,颐养神机。

 

  运动移情法:是通过运动以改变人的情志的方法。各种不同的运动方式,如打球、爬山、跑步、散步、太极拳、太极剑等,均能疏通气机,和畅气血,化解或发泄不良情绪,以保持心情愉快,精神饱满。

 

  饮食养生

 

  我们要关注吃什么、喝什么才能不生病,才能保持健康,这是养生防病的一个关键问题,也正如《黄帝内经》所说的,要“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才能“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运动养生

 

  运动是维持和促进人体健康的基本因素,运动锻炼可增强机体机能。

 

  针灸推拿养生

 

  谈起针灸推拿,就不能不谈经络。人体的经络系统主要由十二经脉、任脉和督脉组成。肺经、大肠经主管皮肤,水液代谢、饮食的消化吸收及排泄。若功能失调,就会出现粉刺、小脓疱、皮肤偏油、口渴、口臭、大便干结,甚至随之而产生呼吸道疾病。而肾经、膀胱经就控制者人体的体温、代谢、生殖,若功能降低就会出现面色晦暗没有光泽,腰膝酸软,耳鸣耳聋,头发脱落,牙齿松动,畏寒怕冷,乳房发育不良,甚至男子阳痿,女子宫寒不孕;若功能亢进,温度过高,人就会躁动不安,面容衰老,形体憔悴,面色晦暗或两颧潮红,睡眠不好,情绪不稳定,身体干瘦。肝经、胆经与食物的消化吸收、生殖内分泌有关,脾经、胃经与皮肤的营养代谢、乳房的发育、胆汁的疏泄等有关。心经、小肠经主神志、心血管疾病、腰腿痛等。心包经、三焦经亦主神志、心血管疾病、热病、偏瘫、耳鸣等。任脉具有调节全身阴经经气的作用,称为“阴脉之海”;督脉具有调节全身阳经经气的作用,称为“阳脉之海”。腧穴即我们俗称的“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既是疾病的反应点,也是针灸推拿治疗的刺激点。通过刺激腧穴即可以调节经络脏腑之气,使气血正常发挥功能,人体的形神得到滋养。日常生活中可以坚持按摩足底的涌泉穴,小腿前外侧的足三里穴,及大椎、关元、气海、命门等穴位,不仅可以预防疾病,保健强身,还可以起到美容的效果。

 

  药物养生

 

  药物养生从古至今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国最早的药物专著《神农本草经》中载有大量的抗衰老药物。以后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等,都载有许多抗衰老的药物及方剂。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药物养生首先需要确定人的体质类型,根据不同的体制类型、不同的时令、不同药物的性味主治功效来正确选择药物,否则会适得其反。比如对于阴虚体质的患者可服用乌麻散(《千金翼方》):纯黑乌麻,量不拘多少。主治:肾虚津亏,肌肤干燥,大便秘结。

 

  此外,还有房事养生、气功养生都是中医养生瑰宝。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诸多养生方法,有些如饮食养生,普通百姓在了解个人体质及食物特性后可自己在家持续调养;还有一些比如针灸、药物养生必须由临床医生指导实施。

 

  中医养生是我们预防疾病、保健养生的最好方式之一。上面几种方法是常见的中医养生方法,感兴趣和喜欢养生的朋友多收藏和学习吧!努力不一定会有收获,但不努力更不会有收获,希望大家能坚持,美丽健康永远伴随您!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方法 健康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