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07 08:36:51
在炎炎夏日里,聪明活泼的人们都有自己的降温解暑的奇招。比如热了冲凉水澡,实在不行就赤膊上阵,凉快的地板也非常吸引人们的注意。然而,这些消暑方法中有危害吗?
错误的消暑方法
1、流汗后冲冷水澡
身体发热冒汗的时候直接冲冷水,寒气会顺着打开的毛孔进入身体,有人因此生病发高烧,或是心脏无法承受。应该先把身上的汗擦干,按摩全身,让毛孔稍微收缩之后,再把冷水一点一点地拍在身上,直到身体适应水温后才开始冲澡。
2、大热天爱打赤膊
打赤膊吹风容易受寒,毛孔急速收缩,反而让湿热都闷在体内,更容易中暑。应该穿着排汗透气的轻薄衣物,觉得热时,可以用冷水轻轻拍在手腕内侧等动脉经过的地方,降低血液温度,或是用湿毛巾擦拭身体。
3、睡在地上更凉快
接近地面的地方会有寒气、湿气,且在凌晨时最强,然而,这时人的体温却最低,睡在地板上容易受寒。如果已经中暑,就更不该睡在地上,因为毛孔受寒会收缩、汗排不出,中暑症状会更严重。此外,地面会堆积灰尘,床铺最好距离地板至少30公分,避免受到地板寒气、湿气侵袭,也防止呼吸系统被地上的灰尘影响。如果觉得热,可以在床上铺凉席。空调只要开1小时就好,免得加剧过敏;电扇不要直吹,打开窗户让空气对流,也会比较凉爽。
4、多吃冷饮
吃冷饮刺激胃肠黏膜,使胃肠血液循环减慢,蠕动减弱,甚至痉挛。此外,汽水、汽酒等液体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饮后可使胃内压明显升高,二氧化碳与胃酸反应产生酸性的碳酸化合物,刺激胃肠道,加重胃肠的炎症
5、“快速冷却”
炎夏,人们外出归来为尽快消汗除热,往往喜欢冲冷水浴来“快速冷却”,但由于人在阳光下吸收了大量的热量,如此“快速冷却”,使全身毛孔迅速闭合,使热量不能散发出而滞留体内,引起高热,还会因脑部毛细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供血不足,使人头晕目眩,重者还可引起休克;而且此时人体抵抗力降低,感冒就会“乘凉而入”。因此,最好的方法是先将身上的汗擦干或待汗发散干之后再冲洗。
微微小编提示:防暑也要讲究分寸,太过火了,人体也会受到损伤。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