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19 11:47:59
梅雨时节,天气是湿热难耐,潮湿的天气,闷热的环境,人体的湿热症状也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平时注意食用一些除湿的食物,多吃些薏米,山药,尽量少吃甜食。
虽然刚刚入梅,但进入6月后,不少市民已经常感觉口苦、口干,胃口不好。药馆主治中医师吕旭阳也发现,最近有这些症状的患者,几乎每十个人中就有五六个,而且从青少年到老年人都有。他表示,口干、口苦、胃口差、乏力、困倦,同时心情烦躁、失眠等都是“湿热症”最为常见的表现。
吕旭阳说,一些体形偏胖,尤其是夜生活丰富、应酬多、常熬夜、喜欢抽烟喝酒的市民,特别容易患湿热症。中医认为,夏季常食用油腻食物等,不但容易损伤脾胃,还易发生痰热。
国家级名中医潘智敏介绍,每年这个时节,前来就诊的“湿热症”患者就会猛增,这除了个人体征外,也与浙中地区的气候密切相关。初夏时节的天气往往延续了春季“潮湿”的特点,再加上降水频繁、天气闷热,人就容易患“湿热症”。
对中医养生有一定研究的吕旭阳建议,湿热天气,饮食要清淡,少吃大鱼大肉。小朋友要少吃甜食,如冷饮等;老年人的保健品最好停一停,如真的要补,以清补为主。这个季节,可以用金银花、甘草、菊花等泡茶喝,有清热解火的功效,还能利湿。
除了多吃些健脾利湿的食物外,湿热天的饮食卫生也特别重要。尽量少吃隔夜菜,吃瓜果前要清洗干净。由于湿热天气下人容易烦躁、郁闷,潘智敏建议要充分休息,晚上最好10点前休息,不要熬夜;时间允许的话,可在中午小睡片刻;傍晚建议多到户外走走,运动运动。
微微小编提示:梅雨季节注意中医养生,注意湿气的入侵体内,多吃除湿的食品。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