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杯必备小零食存在的安全隐患

  看球怎么能少了零食,手中的啤酒,嘴里的小吃,电视里的球赛,这个夜晚可谓是经常无限啊。据有效数据显示,凤爪在欧洲杯期间是最热卖的零食,但是这些泡凤爪类腌制食品却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

  

 

  四年等一回的欧洲杯9日凌晨火热开踢,一场围绕足球展开的网购盛宴在中国也烧得火势熊熊。记者了解到,凡是与“欧洲杯”沾边的相关消费近来都“火”得不行。网购数据显示,和前一个月相比,仅“欧洲杯”这个词的搜索增长超过588%。而来自某购物网的数据也显示,各类国旗、球服、球靴等商品的关键词搜索热度也在近两周内飙升300%以上。

 

  由于要熬夜看球,小吃、啤酒就成为了球迷们的必备良品。从网上商城了解到,各大品牌啤酒、休闲小吃销量都有80%-200%的明显增长。数据显示,凤爪是欧洲杯前球迷备货的首选。一知名品牌的凤爪一次性就被团购了6000多包,而凤爪5月的销售提升了6倍,是当之无愧的本届欧洲杯零食冠军。花生、牛肉干的增长也在3倍以上,而熬夜“神器”红牛的销量就在近5天内实现了翻番,速溶咖啡的销量也至少提高了3成。就连花露水的销量也比平时多出了2倍。

 

  在某电商购物网上400-500毫升左右的啤酒杯近期销量3000多件。降火饮料也很热销。近期在网购平台上搜索冰红茶、凉茶等饮品的用户也直线上升。

 

  然而,火热的泡椒凤爪却存在安全隐患。

 

  为什么凤爪这么容易出问题,怎样才能保证买到安全的袋装熟肉制品呢?

 

  泡椒凤爪等真空包装的即食肉制品,包括肉肠、烧鸡、酱牛肉等,出现菌落总数超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原料和配料的细菌污染严重。原料清洁、干净与否,会决定初始微生物的污染数量。一般的杀菌方法很难达到杀菌率100%。即使在杀菌率为99.9%的情况下,初始微生物越多,最后的残留就越多,产品菌落总数超标的几率就越高。

 

  其次,杀菌不彻底。加热容器内部温度不均匀,有的部位温度低,也可能无法有效杀死污染的微生物。

 

  再次,包装时存在二次污染。这可能来自包装袋本身,也可能是包装车间内的环境,以及操作人员带来的污染。

 

  第四,保存环境不佳。产品在储藏、运输时,难以保证始终处于理想的温度环境。这会导致残存在食品中的微生物迅速繁殖,在保质期内就会超过标准。

 

  第五,包装原因。一般,铝箔包装的阻隔性好,且包装后还要经过一轮高温灭菌,菌落总数超标的可能性较低。PE等塑料真空包装袋的阻隔性略逊一筹。如果用这种材料包装凤爪等有凹凸的食物,包装表面会有皱褶,容易和其他物品发生摩擦。虽然肉眼看不见包装破损,但其透过性提升了,环境中的污染物就可能渗透进去,这也是凤爪合格率低的原因之一。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欧洲杯 球赛 泡凤爪 健康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