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用药因人而异

 

许多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都要服用的一种抗凝药,按照说明书,一次吃一片3毫克就可以,但医生介绍,有人吃了正合适,有人吃半片就会大出血,有人吃两三片还不管用……到底应该如何用药呢?

 

我国每年约有350万人死于心血管病,预计到2030年中国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还将增长50%以上。医生说,心血管疾病患者治疗有效没效,关键还是在用药。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也是引起中风最常见的病因。目前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物的比例约50%,但在使用降压药的患者中,仅大约30%的病人血压控制在适当水平。现在临床医师用药原则上都是遵循治疗指南,但指南针对的是群体,而人体的个体差异是很大的。

 

医生说,有的治疗心慌等症状的抗心律失常药物长期应用的疗效一般在50%左右,即100例患者可能只有50人有效,另50人没有效,为什么有这种差异?是因为每个人的遗传基因不同、性别及身高体重不同、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生活方式等不同,这些差异导致了疗效的差异。而精准医学通过基因检测及后天因素综合分析后制定出了治疗方案用药,一方面减少了治疗用药及其相应的毒副作用,另一方面也能节约医疗成本。

 

阿司匹林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但100人中可能只有一半获益,其他人可能获益不明显,甚至还会引起胃出血、脑出血等。但个体化治疗就能让不获益的50%改用其他药物,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据介绍,目前北京医院心脏中心已经可以对部分患者进行基因检测,同时配合患者的身高、体重等进行计算,从而为患者选择适合的药品,合适的剂量。

 

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正确的方法是精准医疗指导下的个体化用药,而个体化的药物治疗将是今后的发展方向。相关文章链接: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喝什么茶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吃药 心脏病 心脑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