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贪凉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近来天气闷热,急性心梗、心绞痛等心脏病患者明显增多,由此引发的猝死也明显增多。心血管内科专家提醒,许多人认为冬季是冠心病高发季节而忽视夏季复发的危险性,其实闷热天气也容易诱发、加重原有心脏病。

 

专家表示,心脏病发作前,通过一些征兆可提前“预知”,如胸闷、胸痛、呼吸急促、严重疲劳、胃痛等,如能及时发现并重视、及时诊治可避免很多悲剧的发生。

 

【案例】一晚四例突发胸痛患者

 

王女士今年65岁,这几天一直觉得胸痛胸闷,一天中午吃完饭后,她感觉气短、全身无力,坐在沙发上软软的,根本起不来。家人发现后,赶紧把她送往心脏中心就诊,医生检查后表示:是王女士的心脏病复发了,幸好及时送往医院治疗,现在已经没有生命危险了。

 

92岁的刘老太,早上醒来后,感觉有点心绞痛,当时以为休息一下就会没事。家人弄好早餐后去叫刘老太起来吃饭,但叫了好几声都没有回应。家人跑进房间,发现刘老太心跳加剧,呼吸困难,话都说不出来了,后背、手心和脚掌都在大量出汗。家人赶紧把刘老太送往心脏中心就诊。到了医院,刘老太已经处于休克状态,心率很慢,命悬一线,必须马上手术。手术做得很成功,医生在刘老太的心脏左侧冠状动脉中抽出一条很长的血栓。

 

专家告诉记者,7月进入夏季心血管病高发期,最多时一周接诊了十四位胸痛、心绞痛的心脏病复发患者,甚至有一个晚上就连续接诊了四位胸痛、心绞痛的心脏病复发患者。与冬天最高峰时相比,夏季心血管疾病突发的患者数量与之相当。

 

【原因】夏季高温 心脏负荷过重

 

专家解释,夏日天气燥热,气压低、湿度大,人体循环和代谢明显加快、心脏负担加重,易导致人体缺氧,心率加快,心脏病人普遍感到胸闷、气短,加之气温急剧变化使血压上升,容易诱发和加重原有心脏病。据临床研究证实,当气温超过33℃时,人体的新陈代谢会显著加快,对血液循环系统有很大影响。

 

“随着气温升高,人体皮下血管扩张,皮肤血流量比平时增加3-5倍,回到心脏的血流量也显著增多,这样势必加重心脏负担。”专家说,人在高温状态下,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心率加快,冠状动脉收缩,也就会增加心脏的工作量。还有,夏天出汗多,人体水分通过汗液大量蒸发,血液黏稠度升高,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出现血凝倾向,导致缺血或心脑血管堵塞,严重时可引起心肌梗死或脑卒中。

 

此外,闷热的天气,人的情绪容易烦躁,植物神经紊乱。“夏夜天气燥热,而且昼长夜短,人们往往得不到很好的睡眠,而休息不好是心脑血管疾病重要的诱因之一。”专家表示,加上夏季空气中湿度增高,在湿闷的空气中,水的含量明显增加,而氧气的含量则会下降。所以,即使服用的药物品种、剂量没改变,甚至活动量和平时没有区别,也常常会感到胸闷、气短、头晕,严重时就会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和脑血栓。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心脑血管 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