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熊吃那么多肥肉居然不得心脏病

 

我们都知道,高脂肪饮食,会引发很多疾病,比如说心脏病,但是也有人说,像北极熊这类的动物,吃那么多肥肉居然不得心脏病,那为什么惟独人类多吃几块肥肉,就得“心惊胆战”呢?

 

北极熊拥有一些基因,使得它们能够靠脂肪过量的饮食生存——而无需担心这种食谱所伴随的那些人类疾病。研究指出,北极熊宝宝喝的奶水含有27%的脂肪(别提我们喝的那些只含2%脂肪的盒装奶了)。成年北极熊的主要食物来源是富含鲸脂的海豹。这让它们得以构筑起厚厚的隔热层,以至于体重的50%成分都是脂肪。但是你从没听说过有哪只北极熊因为心脏病被送去医院急诊。更进一步说,如果北极熊没有进化出以高脂肪饮食为生的能力,它们也不大可能作为一种物种生存下来。

 

那么其中到底有何奥秘呢?

 

研究者们说,他们在北极熊基因中找到了线索。这一国际团队为了探明北极熊与它的近亲——棕熊之间的差异,对北极熊的基因组展开了深入研究。你也许能够猜到,他们发现与毛色相关的基因发生了变异。事实上,发生变异的基因区域与一种叫做契-东综合症的人类疾病有关,该疾病会导致皮肤和眼睛中的色素缺失。

 

但是,对于北极熊的进化而言,最关键的当属那些负责处理它们高脂肪饮食的基因。举一个例子,一个名为VCL的基因与人类心脏病相关。但是与棕熊的VCL基因相比,北极熊的VCL基因经历了戏剧性的进化。我们大可以继续列举一堆满篇字母眼花缭乱的基因名,但你应该已经明白其中大意了。“根据这一证据,我们认为,北极熊自从与棕熊分道扬镳后,其心血管系统可能发生了重要的结构重组。”一位专家说。

 

这里提到的基因也许并不只是简单地帮助北极熊们健康增重;它们习以为常的长距离游泳可能促进了基因的快速变化。据推测,携带有能够增进耐力的心血管相关基因的北极熊具有更强的生存优势,从而也使得这些基因更有可能传给下一代。

 

这一发现对于人类健康来说具体有何意义,目前尚未明了。没错,确实有证据表明一些遗传特性让北极熊较难患上心脏病。但我们不是熊。尽管如此,作者们还是指出:“这鼓励我们在寻找人类心血管疾病遗传病因的研究中向前一步,打破常规(指使用啮齿类动物)。但据一些专家说,他们并没有找到北极熊得益于这些基因的直接证据:“北极熊可不是那种你能带进实验室的动物。”作为替代方案,他们希望能够将一些北极熊基因和棕熊基因植入小鼠,观察这些基因对小鼠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好吧,北极熊吃那么多肥肉居然不得心脏病,说起来,咱们的远祖以前也都没有出现,一些现在我们常见的口腔疾病,比如说牙齿咬合不齐、牙龈磨损、龋齿等,看来真是进化选择的哦。相关文章链接:心脏功能怎么进行自测呢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心脏病诱因 心脏病 心脑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