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尤其容易发生低血糖

 

据有关资料介绍,中国人尤其容易发生低血糖。简单来说有如下几点:我们优质蛋白和脂肪摄入过少,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从而造成餐后反应性低血糖。还有我们糖尿病知识水平普遍较低及生活方式存在问题。

 

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中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低血糖早期症状以自主神经尤其是交感神经兴奋为主,表现为心悸、乏力、出汗等。

 

人体内的血糖在很小的范围内波动,当血糖低于2.8mmol/L时,常常会伴有神经方面症状,如意识模糊、精神失常、大小便失禁、昏迷等。但尤为常见的是低血糖反应,即血糖可能达不到低血糖标准,但也有低血糖症状。

 

据有关资料介绍,中国人尤其容易发生低血糖。为什么低血糖反应偏偏“恋”上中国人呢?简单来说有如下几点:我们优质蛋白和脂肪摄入过少,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从而造成餐后反应性低血糖。还有我们糖尿病知识水平普遍较低及生活方式存在问题。

 

精制米面食用过多

 

中国几千年来以种植业为主,长期吃去壳精米。现在碳水化合物占中国人食物总热量摄入的2/3左右,并且主要是精制白面条、白馒头和白米饭。这些食物血糖生成指数在80以上,与白糖一样高。换句话说:对于餐后血糖的影响,100克精制米面相当于80克葡萄糖。

 

我们又讲究“早餐好,午餐饱,晚餐少”。所以,午饭吃得很多,早饭、年饭碳水化合物比例过高,每餐血糖生成指数也过高。这样一来,饭后血糖总负荷非常大,其变化如过山车:在半个小时到45分钟内,体内血糖迅速上升,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然后血糖又迅速下降,在2~3小时后到达低谷。由于血糖大幅度下降,所以易导致餐后低血糖发生。

 

而传统的西方人,以肉食为主,午餐通常是一天中吃得最少的。肉食的血糖生成指数接近零,所以餐后血糖不会升高和降低多少,能保持相对稳定。另外,碳水化合物(糖和淀粉)燃烧快,只能维持身体两三个小时的能量;而脂肪和蛋白质燃烧慢,可以提供身体五六个小时的能量。所以,西方人发生餐后低血糖的几率较低。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低血糖并发症 低血糖 高血糖 三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