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什么心态看待癌症

 

不少人谈癌色变,认为患癌症就等同于被判死刑。“其实,癌症并非不治之症,只要拥有乐观良好的心态和科学诊疗,癌症三分之一可以预防、三分之一可以治愈、三分之一可以缓解。”专家说。

 

专家介绍,癌症防治分为三个阶段:健康教育、早诊早治和治疗诊断。这三个阶段中,前两个尤为重要,它可以避免或减少癌症的发生和提高治愈率,而现实是病人中有60%至80%刚到医院时就已经进入中晚期。其原因第一是对癌症的知识不了解,没有及时发现;第二是发现了一些症状或者一些早期表现,没有在意,延误就诊时机。

 

医学发展到现在,癌症只是一种慢性病,癌症并不是绝症,患者应知道与瘤生存、适度治疗的新观点。过去治疗病人肿瘤的观念,应当转变为治疗“带肿瘤病人”这一新理念。长期临床实践表明,癌症病灶的完全缓解有时并不等于患者有良好的结局。当肿瘤发展到晚期,应进行规范、适度治疗,使癌症在体内与人和平共处,这不仅能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提高生存质量,还能延长生命。

 

要不要告诉家人患病实情?

 

如果家人得了癌症,最好原原本本告诉他。专家说,在国内有一个普遍现象,家属不愿意如实告诉癌症病人真实病情。

 

家属做得最普遍的一件事,就是不愿带着肿瘤病人到肿瘤专科医院看病,而是选择普通医院,家属尽量在病人面前避免“肿瘤”两个字的出现。家属怕病人接受不了,不过,这些看似贴心的举动,对病人实际上并没有多大好处。因为不是肿瘤的专科医生,在病情判断、治疗上不会特别专业。此外,家属也往往低估病人的心理建设。

 

在病人得知自己得了肿瘤后,通常有5大过程:第一如同晴天霹雳般的惊讶;第二病人会慢慢通过发泄、埋怨的形式调节;第三就是对病情得到认知,接受治疗;第四,在肿瘤复发、转移时,病人会逐步走向理性认知,希望在治疗中寻找更好的医院、医生,体现出求生欲望;最后是认命,但并不绝望,开始向身边的人交代身后事,做最坏打算。在这五个过程中,家属无法替代病人的心情,而最终绝大多数病人都能承受得住这个消息,家属想替代病人的治病的渴望,是不现实的。

 

怎么改变患癌概率?

 

事实上,癌症是一种生活方式病。要想防癌,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最好个体化。每个人都应当根据不同的体质、性别、年龄等因素,做出自己预防癌症的健康计划,用生活方式来改变患癌症概率。

 

防癌最好选择个体化饮食,补充身体里可能缺乏的某些成分。尽量做到荤素搭配,多吃各种蔬菜和水果,多吃些鱼、虾以满足机体对蛋白质的需求;食物要新鲜,尽量少外出就餐。平时注意多喝水,避免食用加工的肉制品。每天盐的摄入量不超过6克。尽量少喝酒,少喝含糖饮料,少吃高热量食物。

 

运动是防癌计划的重要内容。运动强度不要太大,要有规律,能够坚持,不能有压力,以运动后感到身体和心情愉快为宜。除了专门的运动,也可以经常快走、骑自行车和爬楼梯。每天至少活动30分钟。健康的生活态度和愉悦的情绪也不可少,平时多清理情绪垃圾,要会自我安慰、自我解脱。

 

专家提醒,高位人群的防癌体检可少不了,这有有助于发现一些癌前病变。如是肺癌高危人群,应定期做胸部CT检查;胃癌高发人群则应重视电子胃镜检查;长期便秘或有肠道息肉的患者,应每年做一次电子肠镜检查。相关文章链接:肺癌晚期的最佳治疗方法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癌症 癌症晚期 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