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癌症患者的心理变化特征及护理方法

 

癌症的发生除与生理因素有关外,还与心理、社会因素明显相关。负面情绪如忧郁、悲观、忍耐、克制、压抑等造成中枢神经过度紧张,削弱了人体免疫力,增加了机体对致病因素的敏感而成为癌症的活化剂;而情绪乐观、积极配合、善于表达、身心处于良性功能状态,会增加全身免疫功能,使疾病得以控制或向有利方向发展。因此,患者家属和护理人员掌握病人的心理变化特点,给予相应的指导和护理对策,对癌症的整体治疗尤为重要。所以,下面为大家带来的是,一般癌症患者的心理变化特征及护理方法。

 

当病人得知自己的病情后,其心理反应有六个阶段,即体验期、怀疑期、恐惧期、幻想期、绝望期、平静期。

 

体验期:

 

当病人看了检查结果或得知自己患了癌症,会顿时惊呆,霎那间方寸大乱,甚至晕厥,这种震惊成为“诊断休克”,很多病人回忆时,都不知当时怎样过来的。此期短暂,可为数小时或数日。

 

护理:与病人建立信任关心,提供支持,向病人表达情感上的安慰和关心。护士和家属应为病人作出具体的实际帮助,如陪伴在身边,轻轻握住病人的手或保持适当的身体接触,使病人有安全感。让他体会到并非独自面对不幸。不要在病人面前手忙脚乱,表情紧张,而应表现的态度温和,行为得体,这样能使病人受到积极的影响。

 

怀疑期:

 

病人对诊断结果极力否认,有的病人要求到几家医院去复查,有的病人假充病人家属找医生护士问询,以便得到不同方面的信息,此时病人既希望确认,又希望听到不是癌症的诊断,此期病人的否定态度不能简单评价为负性心理状态,这种拒绝接受事实的做法是一种对创伤和应激状态下的心理反应,是一种保护性反应,可降低病人的恐惧程度和缓解痛苦的体验,逐渐适应以外打击。

 

护理:家人不需急于让病人接受现实,尽可能使病人不要遭受太大打击,采取适合病人的策略使他逐渐了解事实真相,告诉他这种疾病不是不治之症,让病人尽情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最终接受治疗方案,在说服过程中应始终让病人感到自己是主人,维护病人的自尊,满足心理和治疗方面的需求,提供支持病人的精神力量。

 

恐惧期:

 

当病人极力否认而不能改变诊断结果是,会产生恐惧,包括对疾病的恐惧,对疼痛的恐惧,对离开家人和朋友的恐惧,对死亡的恐惧,恐惧的产生与危险的明确来源有关。病人会表现为恐慌、哭泣、警惕、挑衅性行为、冲动行为。以及一系列的生理功能改变,如颤抖、尿频、尿急、血压升高、呼吸急促、皮肤苍白、出汗等。恐惧是一种适应性反应,可以让人对危险因素提高注意力和警惕性,采取逃避或进攻来降低危险性,只要将应激原除掉,病人的恐惧便可减少或消失。

 

护理:通过与病人交谈,让病人将自己感到恐惧的前后经过讲出来,通过有关知识的教育纠正病人感知错误,或让其他病友讲述自己的感受,讲述成功度过此期的经过,使病人增加安全感,增加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癌症心理护理 癌症治疗 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