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tience 2015-05-20 20:30:00
今年54岁的史先生,家住杭州,已经与癌症战斗了13年,开了8次刀。在最近的一次手术前,他抱着“死,也愿意死在手术台上”的决心,而这种敢于与癌症抗争的决心和毅力,离不开家人和亲友的鼓励。
肿瘤像韭菜,割了又长
关于第一次发病,史先生的妻子张女士记忆犹新。那是2002年的夏天,晚饭后,她陪着丈夫在小区里散步,没走几步,丈夫就说肚子痛。回家,待在空调房里,丈夫痛得直冒汗,去医院看急诊,医院开了点药让他们带回去吃吃看。过了几天,他们又到医院做B超,发现肚子里有一个巨大的肿瘤。
2002年8月2日,开了第1刀,肿瘤重达7斤8两。术后病理报告显示:腹膜后脂肪肉瘤。没想到,这才是迈开肿瘤“马拉松”式手术的第一步。医生告诉他,若3年内不复发则没事,否则将没完没了。
第2年,复发了,史先生到两家医院各开了1次刀;2007年,他又到上海手术做了第4次手术;2009年,又到浙江做了第5次手术。后来,又在浙江做了1次肺转移病灶切除手术;安耽了3年,直到2012年,史先生又找邵钦树做了第7次。
“这个肿瘤如果长腰、腿、臀等体表处,切除后复发率约10%,但长在腹腔里,往往会侵入血管、淋巴等其他组织,切不干净,复发率高达90%。”邵树钦说。
死,也愿意死在手术台上
2014年7月,史先生的肚子又慢慢鼓起来了,巨大的肿瘤压迫让他吃饭、睡觉甚至每次呼吸都成了一种负担。
“每次手术后,我们都希望不要再长了,只要不长起来就能带瘤生存,但每次都事与愿违。”张女士说,这次CT检查结果发现,多个大肿瘤侵犯了胰腺和肾脏,左下肺转移,肝脏和胃都被挤到了一边,如果不做手术,脏器就会被挤压得慢慢萎缩,衰竭。
史先生跑了杭州多家省级医院,还到上海求诊,都被医生告知风险太大,不能手术。“手术就像打仗,打一打,赢了还有希望,输了我的痛苦也就解除了。”上个月,他再次找到邵树钦,很决绝地表态,“如果不给手术,我就跳楼。死,也愿意死在手术台上。”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