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癌症只是机体的一种防御机制

 

癌症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至今仍然是个迷,根据多年的临床观察、分析和大量的生物实验,发现与癌症发生关系密切的内外因素,从而给予有效预防。心理因素占比例最大,约50%,根据科学家目前的研究,原因主要是不良情绪能对机体免疫机能产生抑制作用,从而影响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识别和消灭功能,其次是生活习惯等。

 

调整心理和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癌症.

 

1.心理因素

 

根据目前的研究,原因主要是不良情绪能对机体免疫机能产生抑制作用,从而影响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识别和消灭功能。在健康人的体内,虽然正常细胞也存在着发生突变而成为癌细胞的可能,但人体的免疫系统能在这些细胞增殖之前,及时地将它们破坏和消灭。当免疫功能正常时,具有杀伤能力的致敏淋巴细胞可随时排除杀灭突变的细胞而不使细胞发生癌变。人体在不良的心理社会因素作用下,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通过下丘脑直接作用于免疫系统,或抑制淋巴细胞而伤害免疫系统,提高了各种致癌因素对人体的破坏作用。如下:一些心理社会因素与癌症的关系,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1.1.不幸生活事件。国内外不少研究发现,癌症病人发病前的不幸生活事件发生率较高,尤其以家庭不幸事件,例如配偶死亡、离婚、小孩意外等为显著。有关统计资料也表明,癌症病人病前的家庭不幸事件的发生率比—般内、外科病人高。Miller(1977)在一篇综述中指出:对1400对配偶作癌症发病调查表明,配偶一方患癌或死于癌症的心理应激可引起另一方患癌(当然还应考虑“共同环境”因素的参与)。

 

1.2.心理紧张和压抑:负性情绪在癌症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有无法解决的悲哀、情感压抑、长期抑郁的人癌症的发生率较高。调查发现,①癌症病人患病前有负性情绪的比例为66.9%,明显高于普通病人的155%。②临床经验表明,确信自己癌症诊断者,往往预后较差,而对诊断持怀疑态度者常较好;③临床上有些长期存活(15~20年)后突然复发,其原因均为在复发前6~18个月内有严重的情绪应激;④乳癌与无法解决的悲哀有关。

 

1.3.个性特征。一些人过分谨慎、细心、忍让、追求完美、情绪不稳而又不善疏泄,在遇到不幸事件时,往往体验到更多的“不幸”而产生更多的失望、悲伤、忧郁等。这些个性特点被证实与癌症的发生有联系。有报告指出,容易发怒或攻击性强的,体内抗癌免疫细胞机能较一般人偏低,特别是压抑愤怒越甚者,细胞抗癌能力越低。癌症患者多自我克制、不善表露情感、情绪压抑而内蕴,表面上呈现为合作、顺从、容易忍耐,而内心却充满悲伤、愤怒和怨恨。

 

1.4.应对方式:不同的人格特征影响着患者的应对方式,情绪不稳定的患者更多的采用屈服应对方式,掩饰、不成熟的患者也更易采用屈服应对方式。同时指出,回避是癌症患者有效的应对方式,而屈服是癌症患者不利的应对方式。专家研究再次证明,心理社会因素对免疫有影响,行为、脑、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一般认为,积极应对可以提高免疫能力,消极应对则抑制免疫能力。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癌症新知 癌症 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