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真的能防癌抗癌吗


 

梨是一种不错的水果,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水果,据说多吃梨子可以保护心脏、消除便秘、防癌……任何额外的“功效”自然会让人们“宁可信其有”。而抗癌的传说又来自于“科学研究”,也就更加具有吸引力。梨,真的能防癌抗癌吗?

 

“梨汁抗癌”在过去的几年中流传很广。那梨真有那么神奇吗?

 

梨汁抗癌的研究

 

梨汁抗癌传说的“科学基础”是两篇韩国学者的论文。第一篇出现在2003年,作者收集了几百名志愿者的尿液,测定其中1-羟基芘的含量。1-羟基芘是多环芳烃在体内的代谢产物之一。而多环芳烃是自然环境中广泛分布的一类致癌物,石油燃烧、香烟、烧烤都可能会产生大量的多环芳烃。多环芳烃本身不少一种物质,而是多种结构上有一定相似之处的物质。它们在人体内会转化成其他产物,所以并不容易检测。而作为它们的代谢产物之一,1-羟基芘在尿液中比较容易测定。

 

因此,科学家们可以用它的含量来评估人们摄入的多环芳烃。韩国学者的研究发现,收集尿液之前24小时内吃过梨的人,尿液中的1-羟基芘含量低于不吃梨的人。他们认为,这说明吃梨减少了体内的多环芳烃转化为1-羟基芘。多环芳烃的致癌性需要通过转化为有生物活性的代谢产物来实现,而梨减少了这一转化,因此具有抗癌性。

 

2006年,他们发表了另一篇论文。在这篇论文中,实验组是食用烧烤后之后吃梨的志愿者,而对照则是食用烧烤后不吃梨的志愿者。也是跟踪尿液中的1-羟基芘,结果发现:吃梨的志愿者1-羟基芘在24小时内就迅速排出了,不过120小时内排出总量则比未吃梨的志愿者略低。他们认为,吃梨减少了人体内多环芳烃代谢产物的积累或者产生。

 

这两项研究能说明什么?

 

这两项研究的作者认为,他们的数据说明了韩国人吃烧烤之后吃梨的传统是一种预防癌症的理想做法。尤其是,梨汁加热之后,其中的多酚含量和抗氧化能力会明显提高,从化学组成的角度支持这一说法。

 

单独看其中任意一项研究,虽说证据链并不完整,但还能自圆其说。而两项研究放在一起,就产生了矛盾——前一项研究,是吃梨后的24小时候之内,尿液中的1-羟基芘含量低,推测“梨子减少了多环芳烃转化为1-羟基芘”,所以有助于抗癌;而后一项研究,是说吃梨之后,24小时内尿液中的1-羟基芘更多,推测“吃梨减少了积累或者产生”,所以有助于抗癌。也就是说,两项研究的试验数据体现的趋势相反,研究者采用了不同的推测,从而都得出“有助抗癌”的结论。

 

人体是如此复杂,多环芳烃这样的物质也很复杂,到了体内的代谢更加复杂。检测其中的一种或者几种中间代谢产物,可以探索他们在人体内的不同变化。但是,这些变化与抗癌或者致癌有什么样的关系,却不容易建立。在缺乏临床数据的情况下,用这样的指标来作出“抗癌”或者“致癌”的结论,很难得到严谨的结论。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梨子 防癌吃什么 防癌 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