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tience 2015-03-06 17:10:00
我们都知道,在过去手术是治疗乳腺癌比较常见的方法,但是不少患者在术后都会出现上肢水肿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那么,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怎么办呢?
非手术方法:适于早期轻型病例
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早期轻型病例,国内外学者均倾向于首选保守疗法。
机械物理疗法
临床上使用最广泛的保守疗法,其原理是通过物理热能和机械压力改善局部微循环,以达到促进淋巴液回流、降低并阻止纤维组织增生、延缓和改善病情发展的目的。局部加压按摩、功能恢复性锻炼、弹力绷带压迫等方法对淋巴水肿的治疗效果已得到广泛认同。
药物化学疗法
利尿剂治疗淋巴水肿已逐渐被淘汰。有些化学合成的药物(如苯吡啶和香豆素类)可诱导组织中沉积的蛋白降解,但可能发生严重的胃肠道反应;苯吡喃酮类药物治疗起效慢且效果不稳定,目前仅可作为辅助用药;有报道地奥司明片(微粒化、纯化的黄酮提取物)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取得一定疗效,尚缺乏进一步的研究证实。中医中药治疗方面目前尚处于研究阶段。
手术方法治疗:依据治疗目的选择
手术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淋巴系统的负荷和/或提高淋巴系统的转运能力,各有不同的代表性的手术。
降低淋巴系统负荷的手术。
病变组织手术切除联合植皮法。
该方法的应用可追溯到上世纪初,此后出现了很多改良术式,手术原则都是尽可能多地切除病变组织。
负压抽吸法
负压抽吸法是一种较新的治疗肢体淋巴水肿的方法,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用于临床。负压抽吸法治疗不仅可改善患肢的外观和功能,与压迫疗法相结合还可防止淋巴水肿复发,优势明显。这类方法适用于淋巴水肿的脂质肿胀阶段,对纤维化明显的淋巴水肿肢体治疗效果不甚理想。手术只能被动去除已发生水肿的组织,并不能解决淋巴回流障碍的根源。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