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癌性胸腹水的体腔控制技术

 

 

一、机体功能状态与治疗耐受性的提升----中西医结合内科综合支持治疗

 

癌症疾病的治疗有赖于人体的可耐受性,提高病人对疾病治疗的耐受性是中西医结合内科支持治疗的任务和优势。

 

中医药在延缓肿瘤发展、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等方面有鲜明的特色。应用其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采用中药内服外用、针灸推拿等方法,在缓解临床症状、对化、放疗减毒与增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预防肿瘤复发与转移、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治疗癌性胸腹水及癌性疼痛等方面具有优势与特色。恶性胸水患者由于饮为阴邪,遇寒则凝,得温则行,故“当以温药和之”,治当利水、逐饮、发汗、温阳。恶性腹水则常因脾肾功能不足,不能运化,气化水湿,致水湿停留体内,因肝主疏泄,司藏血,肝病则疏泄不通,气滞血瘀,进而横逆乘脾,脾病则运化失健,水湿内聚,进而土壅木郁,以致肝脾俱病。病延日久,累及于肾,肾关开阖不利,水湿不化,则胀满愈甚。治疗上宜辨证论治、攻补兼施。

 

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较单纯西医或中医方法在不同的方面有明显优势,中西医结合内科综合支持治疗是这些优势的体现,如胸腹水病人的全身调理、营养治疗、疼痛控制、重要器官功能改善、微创诊疗技术的参与等等;给药途径多样化为肿瘤体腔控制技术顺利实施提供保障,在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时,中药剂型的多样化(如口服汤剂以外,口服的颗粒剂、片剂、胶囊,注射或腔内给药用针剂,外用敷剂,灌肠用汤剂等)以及给药途径的多样化(如口服、静脉注射、皮下持续注射、皮肤外敷、腔内给药、肛门给药、动脉给药),对提高疗效、缓解患者症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可为肿瘤体腔控制技术的实施保驾护航。而很多中成药甚至也可以用来做胸腹腔灌注,如榄香烯乳、鸦胆子油乳、香菇多糖等,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能够改善症状、延长生存期、改善生存质量等,且不良反应小,体质差的患者也能接受,在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中显示出一定的优势。

 

肿瘤体腔控制技术最大优势体现在利用多重抗肿瘤机制对肿瘤及侵犯区域进行有效控制的同时,最大限度发挥中西医结合内科支持治疗的优势,激发机体抗肿瘤免疫机能,改善全身功能状态与预后,是肿瘤综合治疗的一种新模式。

 

二、体腔内转移肿瘤的有效控制----高精度体腔持续循环热灌注治疗

 

高精度体腔持续循环热灌注治疗系统是将大量含抗肿瘤药物的温热灌注液体持续循环充盈患者胸、腹腔,预防和治疗转移性胸、腹膜癌及其伴随的恶性胸腹水。1988年Spratt等根据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对温度耐受性的差异和热化疗协同效应,结合腹腔解剖学特点,设计了该技术。该技术的主要原理为:(1)通过持续的循环腹腔热灌注治疗,可以对腹膜上种植转移和腹腔内游离肿瘤细胞起到机械性冲刷作用,清除腹腔内残留的癌细胞和微小转移灶;(2)热效应对癌细胞有多重作用,在组织水平导致癌组织内微血管栓塞、肿瘤细胞变性、坏死,在细胞水平破坏细胞的自稳机制、激活溶酶体、破坏胞浆和胞核并诱导细胞凋亡,在分子水平使癌细胞膜蛋白变性、干扰蛋白质、DNA和RNA的合成;(3)热效应与化疗药物有协同作用,该协同作用在42℃时即明显增强,热效应可增强抗癌药物的渗透性,使药物的渗透深度从1~2mm增加至5mm;(4)由于腹腔内给药主要经门静脉系统吸收,对于门静脉转移入肝的癌栓和癌细胞亦起到更强的杀灭作用;

 

体腔综合治疗技术提高了体腔内药物的药效学,拓展了现有药物的应用范围;如化疗药物在腹腔内应用有独特的药代学特点,温热与化疗药物的协同作用使其对癌细胞的杀伤能力增强50-400倍甚至更高,显著提高了现有药物的治疗指数,降低药物毒副作用。

 

体腔内恶性积液及肿瘤组织对机体免疫功能有明显抑制作用,肿瘤体腔控制技术的实施能够激发机体与体腔内的免疫功能。应用该技术后机体可以合成热休克蛋白,刺激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不论对原发灶还是转移灶均能产生免疫刺激,导致局部或远处病灶的消亡。正是以上独特机制,实现了该技术腔内治疗的高效性和疗效持久性。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癌性胸腹水治疗 癌症胸腹水 癌症并发症 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