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专家介绍微量元素与养生关系



有些人一听说自己缺锌,就盲目补锌,甚至把含锌量高的食品当成“营养品”长期服用,从而造成人体中的高锌状态,这也不好,因为体内含锌量高也会给身体带来严重损害:

其一,是减弱免疫功能。临床表明,低钙者和佝偻病患儿服锌过多后,免疫功能受损,抗病能力反而更为减弱,其原因是锌在镁离子存在的情况下,可以抑制吞噬细胞的活性。降低其趋化作用和杀菌能力。但这种作用,可被血清蛋白质和钙离子所抑制。

其二,使胆固醇代谢紊乱。因为高锌可导致锌/铜比值增大,使体内胆固醇代谢紊乱、产生高胆固醇血症,容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其三,是影响铁的利用。因为补锌过多可减少维生素C的含量和体内血液、肾脏、肝脏内的含铁量。同时大量的锌离子,可抑制铁的利用,导致人体发生缺铁性贫血。

其四,是高锌可诱发某些癌症。如给鼠补锌过量易诱发癌肿,英国北威尔士等地,土壤中锌/铜比值高,癌的发病率也高,尤其是胃癌。

那么,究竟食入多少锌合适呢?

1973年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标准是:每人每日锌的总需要量,成年男女都是2.2毫克,孕妇为2.55~3.0毫克,乳母为5.45毫克。在不同的膳食中,锌的利用率差别很大,当膳食中锌的利用率为10%时,则成年男女、孕妇、乳母和少年,每日膳食中锌的供应量分别为22、25~30、54.5和28毫克。

(3)铜。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人体内缺乏铜元素是酿成冠心病的主要祸根之一,其原因是,铜不仅对构成心脏和动脉的三种结缔组织起重要作用,而且是形成胶原纤维所需要的酶和弹性蛋白不可缺少的成分。而胶原纤维能使心肌细胞互相粘合在一起,弹性硬蛋白则能使心脏和动脉管壁富有弹性,因此,铜对维护心血管的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铜缺乏往往容易发生血胆固醇、甘油三酯和尿酸水平的升高,这些都是冠心病发病的征象。

铜是血、肝、脑等铜蛋白的组成部分,是几种胺氧化酶的必需成分。缺铜动物中出现的血管弹性硬蛋白、结缔组织和骨胳胶元蛋白的合成障碍,就是由于组织中胺氧化酶活性下降的结果。在铜缺乏后期,肝脏、肌肉和神经组织中,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性显著减弱。

人体缺乏铜的临床表现,首先是贫血,估计随着长时间、高营养静脉输液技术的应用,在成人中因铜缺乏引起贫血的例数可能增加。此外,铜缺乏也可发生腹泻和Menks卷发综合征(是一种通过ⅹ-

键隐性遗传而来的先天性铜吸收缺陷),表现为:进行性智力活动低下,毛发角化障碍,出现卷曲,长骨干骺端异常,体温过低等。

但若是铜过量,其表现是Wilson氏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疾病,似乎由于体内的重要脏器如肝、肾、脑沉积过量的铜而引起。主要症状是胆汁排泄铜的功能紊乱,引起组织中铜贮留。铜蓄积于肝脏内,会引起肝脏损害,出现慢性。活动性肝炎症状。铜也可沉积于脑部,引起神经组织病变,出现小脑运动失常和帕金森氏综合症。

人体对铜的需要量,婴幼儿膳食中的铜每日每公斤体重为80微克,少年儿童为40微克,成人为30微克。在牛羊肝、牡蛎、鱼及绿叶蔬菜中含铜较多。镉可明显减低铜的利用,饲料中的镉即使低至3微克/克时,对铜的吸收仍有不利影响。

(4)铬。铬是人类新陈代谢的重要调节物质,是三大营养物质糖、蛋白质和脂肪合成,吸收和利用不可缺少的高效促进剂。在复杂纷纭的人体中,除红细胞、肾脏和脑细胞相对的不受胰岛素的影响外,其他组织和器官,特别是肌肉。脂肪组织和肝脏,无不备受胰岛素的左右,所以胰岛素有“生命之宝”的美称,然而,胰岛素的命运却常掌握在铬的手中。

胰岛素在体内能否发挥作用,重要的一条是,是否具有活性,铬就是左右胰岛素活性不可缺少的物质。如果机体铬金属缺乏,胰岛素的活性便会降低,空腹高血糖、糖尿病、动脉血管粥样硬化和细胞衰老,随之便会降临于你的头上。如果人体中有充足的铬,不但可以防止这些疾病的发生,还可以促进生长发育,推迟细胞衰老。

一般的说,妊娠妇女、经产妇、营养不良儿童、老年人、长期吃规定配方膳食者和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人最容易缺铬。

人类铬的补充主要靠食物,因此,追求健康和长寿的人们,应注意自己的饮食搭配,务必多吃些动物肝脏、带皮马铃薯、新鲜蔬菜和面包。蜜糖等含铬较高的食物。有些药学专家目前正在致力开发含铬药物,可望不久的明天,铬这位“金属贱民”便会登上功赫显耀的药物“宝座”。

(5)硒。硒具有Se2-、Se4-、Se6-

三种价,化学性质与硫很相近。硒能与机体内许多酶相结合,对这些酶可起抑制或激活作用。在这些酶中以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最重要,它的活性程度与血硒水平呈正比。

GSH-PX 可催化过氧化脂质的分解,降解过氧化氢,防止自由基形成,从而保护生物膜的稳定,使其不受氧化损害。如果血硒水平低下,GSH-PX的活性就相应降低,随之引起机体的各种病理改变。这种生物抗氧化剂的理论已成为解释心血管病、克山病、大骨节病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养生 关系 专家 健康 介绍 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