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老人心脑血管 要打好“六张牌”

 

 

【打好“保健牌”】

 

典型病例:退休干部老李在部队里形成了雷厉风行的军人作风,每天天不亮就急匆匆出去跑步,白天没事就约邻居下象棋,输了一直想赢,赢了还想再赢。他还经常跟老战友聚会、打台球,累得最近心肌炎复发,只好住院治疗。

 

专家支招:春天虽然有利于外出,但心脑血管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是要注意四点:

 

1、躺下、起身、低头、下蹲等动作要尽量缓慢,以免发生低血压或突然出现晕厥、摔倒。

 

2、早晨醒来后不要急于下地,在床上坐5分钟左右再穿好衣服,然后喝一杯温开水,让血液得到稀释,以免出现心绞痛、中风等。

 

3、定期检查:定期做身体检查是预防老年病的关键,老年人应每年做体检一次,并要对血压、血脂、血糖进行监测。老年人常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脂类糖类代谢紊乱、血液粘滞度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低,易使血栓形成。定时测量血压,按时按量服用降压药,出现头晕、头疼、肢体麻木时要及时就诊。

 

4、生活要规律,不能熬夜,晚10时前必须睡觉。在春天到来之时,人体阳气渐趋于表,皮肤舒展,末梢血液供应增多,汗腺分泌也增多,身体各器官负荷加大,而中枢神经系统却发生一种镇静、催眠作用,肢体感觉困倦。这时千万不可贪图睡懒觉,它不利于阳气升发。为了适应这种气候转变,在起居上应早睡早起,经常到室外。

 

【打好“细心牌”】

 

心脑血管疾病有着每年两次的高峰期的特点,即每年的3-4月(春季)和11-1月(秋冬季)。这两次的高峰期是因为正值季节转换之时,冷空气活动频繁,使此类病患增多,而每年的8月份此类疾病的发病率为最低。心脑血管病呈现出的“三高与三低”的现象,非常令人担忧。“三高”就是指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而“三低”就是指低知晓率、低控制率、低治愈率。

 

我们周围有很多人,对自己身体的健康状况都不十分了解。只要身体没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大部分人都抱着没关系、无所谓的心态。可是心脑血管疾病恰恰都是在没有任何症状时突然发作的,一旦发病,危害极大,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早期的检测、筛查、评估、干预,对于正确预防和治疗控制疾病的发生显得至关重要。

 

临床上,我们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有:心绞痛、心肌梗死、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出血等。日常生活中突然出现以下症状时,大家应当足够重视:胸闷、胸痛、心慌、气短,头痛、头晕、恶心、肢体麻木、言语不利、口眼歪斜等。它们往往是这些疾病发生发展的信号。

 

除此之外,专家提醒,老年病其特别之处在于:老年疾病往往是病程较长,多病共存,错综复杂,服药种类较多,临床发病症状不甚典型,一些较为隐匿的症状,例如,乏力、厌食、低烧、血压忽高忽低、血糖不稳等,也应引起大家的关注。相关文章链接:净化血管吃什么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高血压 心脑血管疾病治疗 心脑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