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心脏之外,还有哪些器官能“人造”呢

 

 

人造眼睛

 

一所大学研制的仿生眼项目——人造视网膜。旨在开发一种可以帮助因衰老或疾病导致视网膜受损的人恢复视力的人造视网膜技术,他们已经在志愿者身上对植入式微型摄像头进行了早期的人体试验。志愿者们佩戴着安装有数字摄像头的太阳镜,视网膜上安装了分布有电极的含银硅脂,数字摄像头将拍摄到的图像以无线的方式传送到硅脂上的16个电极上,电极产生的信号刺激视网膜上的神经细胞,就使盲人“看到”了图像。

 

此外,电子眼也成了盲人重获光明的希望。很久以来,科学界一直在试图攻克人工视力的难题。1998年美国能源部牵头组织了数家实力雄厚的国家实验室和大学,共同创建了一个试图攻克人工视力的公司。它们推出的人造眼系统由以下五部分组成:

 

视频眼镜,整合在镜片中的两台数码相机,获取实时图像;视频处理器,把数码相机获得的图像编码成电磁信号;发射器,就在眼镜上,把处理器编码的电磁脉冲发射出去;接收器,一般放在耳朵上面的头部皮肤里,很小的一个天线,接收电磁信号,并通过一条细线传到眼球的后方;视网膜植入装置,这也是个芯片,1毫米见方,上面有很多个电极,按照处理器发出的指令依次放电,电信号经过视神经传到视觉中枢。

 

第一代百眼巨人让病人恢复明暗视觉。2002年,第一代百眼巨人的视网膜植入装置只集成了16个电极。也就是说,植入了这种人工眼的6名自愿者只能看到16像素的明暗色块。这会让病人恢复明暗视觉。第二代百眼巨人让人看到光明、分辨基本形状。2009年7月中旬,第二代百眼巨人获得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认可进入临床试验。二代产品拥有60个电极。这60像素的图案已经能帮助使用者看到光明,分辨基本的形状了——比如门在哪里。第三代产品正在试验,有望辨认亲人的面部特征。目前,拥有200多个像素的第三代产品正在进行试验,别小看了这不起眼的200像素,如果它能顺利推广,将能让至少两千万盲人重新拥有辨认亲人的面部特征的能力。

 

说到人造眼睛,就不得不提到义眼。佩戴义眼是一种面部缺陷的补救措施,并不能够使患者的视力得到恢复。但对失去眼球的人而言,这绝对是非常了不起的发明。目前全世界95%以上的国家,都运用高分子材料定制义眼片。这种材质让义眼具有较高的仿真性,不易褪色泛黄,使用寿命上达到15年甚至20年。

 

人造鼻子

 

据国外媒体报道,英国的科学家在一名因皮肤癌失去鼻子的男性患者手臂上培育出一个人造鼻子。如果一切顺利进行,这个人造鼻子将从手臂上取下,而后移植到患者面部。科学家希望他们的人造鼻子能够让患者重获嗅觉。

 

这名患者现年56岁,是一名英国商人。伦敦的科学家从无到有培育人造鼻子在世界上还是第一次。这个新鼻子与患者以前的鼻子几乎一模一样,也略向左弯。培育人造鼻子是一种富有开拓性的治疗方式。

 

培育人造鼻子的第一步是根据原有的鼻子制作一个玻璃模具,而后注入类似蜂巢的合成物质,为干细胞提供一个可以依附的支架,随后撤走模具。这个蜂巢式结构上面覆盖着数百万个干细胞,借助于合适的营养物质,它们可以发育成鼻子的软骨。这一过程在该大学学院的一个生物反应器内完成。

 

科学家利用一个植入皮下的小气球让患者手臂的皮肤逐渐伸展膨胀,直到足以容纳人造鼻子。大约两个月前,培育人造鼻子所需的支架制备完毕,随后取代皮下的气球。现在,这个新鼻子正在手臂的皮肤下面不断发育。之所以植入皮下是因为人造鼻子的发育需要神经网络和微小的血管,同时也需要皮肤的覆盖。大约3个月后,人造鼻子从皮下取出,而后通过手术移植到患者面部。手术不会给患者留下任何伤疤。手臂的皮肤缝合后逐渐恢复正常。

 

这名患者不希望媒体透露他的性命。在患上皮肤癌后,他为了消除肿瘤切除了鼻子。手术留下的伤疤以及没有鼻子造成的心理创伤导致他不愿出门。如果这例人造鼻子培育和移植手术获得成功,将让其他类似患者受益,例如车祸受害者以及伤残士兵。

 

人造器官的发明,是很多身体器官损坏,或者是基本功能丧失患者们的福音,也希望这项技术能不断完善,为更多的病人带来更多的健康。相关文章链接:心脏病患者该如何选择永久起搏器呢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心脏起搏器 心脏病 心脑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