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时代,癌症患者请擦亮您的眼睛

 

这种骗术因为隐蔽性很强,把别人打击一通后立马显得自己很“专业”,很容易博得外行的信任,所以尤其可恨。退一万步说,就算你的药、你的治疗方法比现在的医学手段好,那也要请你拿出客观、科学的证据来说话。打击别人抬高自己很不道德!

 

夸大副作用,危言耸听。

 

有篇微信说“阿司匹林被很多人用来预防心脏病和脑中风,但是阿司匹林会导致大出血、胃肠道穿孔、甚至致癌,劝大家千万不能吃”。阿司匹林是有这些副作用的,但是前提是不遵医嘱大量服用。如果在医生的指导下自己不瞎吃,那就能发挥药物的正作用、避免其副作用。所以,对现在医学手段和药物的局限要正确宣传,不回避,不夸大。

 

玩弄概念,不懂装懂。

 

比如很多微信中都说到“酸碱体质对健康有影响,酸性体质会致病,碱性体质最健康。所以要吃各种碱性的食物,让血液越碱越好”。问题是医学上的“酸碱性”不是说要让血液保持碱性。正常人体必须维持酸碱平衡,血液应该保持在pH=7.35~7.45的略偏碱性状态,但是超过这一范围就是碱中毒或者酸中毒了,对身体都非常有害。再说碱性食物,也不是单单靠口感来判断其酸碱性。以其整天琢磨什么是酸性食物什么是碱性食物,不如想想怎么把食物混合搭配,保证营养均衡更好。

 

微信上的这些虚假报道,往往打着“某专家”“某教授”的旗号。有的会注明“来自xx国xx大学”“论文发表在xx著名杂志”等等,听起来非常权威。但是如果您发现上面所说的几个特点,您就要小心了,这很有可能是一篇“虚假资讯”。

 

当然,有些虚假资讯写得比较专业,老百姓很难判断,需要专业的知识才能看出真伪。所以,我在这里也号召周围的医生朋友们,如果我们看到这样的报道,一定要站出来揭露他们,捍卫医学的神圣、捍卫我们对健康的追求!

 

所以,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或者说这个“垃圾信息”满天飞的年代,我们要擦亮眼睛,学会辨别哪些是虚假的医学信息。相关文章链接:有哪些癌症生物疗法是骗人的呢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癌症症状 癌症治疗 癌症